美文网首页
再读原生家庭

再读原生家庭

作者: 李菁_126班9509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09:45 被阅读0次

    经过了一段时间,我又重新听了一遍武志红关于原生家庭的解读,我发现自己又学到了很多,在这个讲座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句话:

    在过的是我想过的生活,这是创造性的源头。

    这句话,以前我的解读是,我过的生活是我想过的,那么我就会有创造性。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想过的,哪些条件必须是我具备的?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那我的创造性就会是被压抑的;仅仅是字面上的解读而已。

    今天再听的时候发现,我要想过要我想过的生活,能做到这一点很难。生活在社会里面,有太多的不如意,有很多时候我不可能过到我想过的生活,那样理想的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我可以在我有限的能力里面,过我有限的可控的生活。

    比如说在家庭生活中,可以选择我吃什么东西。家人给我无限的“权力”,我要做什么菜品?我要吃什么东西,跟他们不用商量。不管我做出来是什么样的吃的,他们都会觉得我做的好,都会给我点赞。那么在做菜方面,我的创造性就会被很大程度的激发出来,做出来的菜,饭菜会更加的好吃。

    而像以前觉得,我过不了我想过的生活,那么我过的生活全部都是被别人支配的,这种想法其实就是非黑即白的思想模式-----能看清它,这就属于我的进步了。

    他提到的“听话教育”就是让孩子顺着父母,那么对孩子,会得到一种心理创伤。听话教育实际上是无数孩子,无数中国人的心理问题的核心。

    在中国“听话”,这个词是最常见的。任何时间,任何阶段,都会有“听话”这个词的出现,那么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听话教育呢?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孝顺的那个“顺”字,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让我们习惯于听从别人的意见,习惯于听从父母的,听从老师的,听领导的。个人想什么不重要,集体想什么那才重要。

    对于这个大环境我无力改变,但是我觉得,我可以在自己家,做到一点点改变;多听一些孩子的说法,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那是好的;如果意见不跟家长相符,咱们可以坐下来一起商量;让孩子的自我可以在家庭环境中伸展开,起到原生家庭应有的作用。

    武志红再三强调的是原生家庭塑造论,在这种理论支撑下,个人的行为习惯,个人的性格,都是在原生家庭中塑造而成的,那既然是可塑的,就意味着它可以被改变。他的原话是:“人格或者问题在关系中形成,人格或者问题在关系中展现,人格或者问题在关系中改变。”

    如果我们清楚自己的这种行为模式,性格特征是在哪一种家庭环境下被形成的,在哪种关系中被养育成,在哪种关系中体现出来?那么这就有机会让我们看到它,并且改变它。

    有了觉知我们才能够发生改变。

    今天重新听一遍,他讲的关于对原生家庭的心路历程的这部分内容,让我体察到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他也是要不断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把事件看得透彻。那么我对自己的理解也可以这样的,只是需要耐心和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原生家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lo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