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草名。是什么草?
《尔雅•释草》说:“蒹,薕(lián)。”晋郭璞《尔雅注》:“似萑(huán)而细,高数尺,江东称之为薕。”
蒹,江东人称之为薕,这种草与萑相似。萑又是什么样的?
《尔雅•释草》又说:“萑,蓷(tuī)。”晋郭璞注:“今茺蔚(chōng wèi])也,叶似荏(rěn,大豆),方茎,白花,花生节间,又名益母。”
从《尔雅注》可知,蒹的形态与益母草类似。
《说文解字》说:“薕,蒹也。”又说:“蒹,雚(huán,古同萑)之未秀者。”“蓷(tuī),萑也。”
《说文》也认为蒹就是薕,并进一步认为蒹与萑(即益母草)是同一种植物。只不过益母草在不同生长期有不同的名称,蒹是萑即益母草还未开花时的名称。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则说:“蒹,水草,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强,青、徐州人谓之蒹。兖州、辽东通语也。”
从现代植物分类来说,益母草属的植物都可以叫益母草,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可生长于多种生境。大约本诗里的蒹——还未到开花季节的萑(益母草),是指生在水边的那一种。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