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中国人视野中的欧洲音乐》,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觉得书名太过严肃。这是一本大学教材,《文学理论》、《微观经济学》、《中国思想史》、《高等数学》……哪一本大学教材的面孔不严肃?问题是,假如已不是一位在校大学生,我们还有能力读完叶松荣先生的著作吧?显然,这是一个伪命题。我离开校园已经30年,我已经读过《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中国人视野中的欧洲音乐》,觉得收获颇丰。
总共十个章节的《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从古希腊、古罗马多种门类的艺术中开始探寻古典音乐的源头,论及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代表的教会音乐、以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联袂合成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一直到晚期浪漫派、法国印象主义音乐、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比肩而立的20世纪古典音乐的状态,叶松荣先生用不算太大的篇幅构筑的一部西方音乐史,我以为是步入古典音乐堂奥的钥匙。
一个古典音乐的乐迷,觉得曲子好听就足矣,何必要了解西方音乐史?
刚刚开始听古典音乐的时候,无论是交响乐、协奏曲还是奏鸣曲,我不喜欢听全曲,只喜欢听第二乐章。为什么?第二乐章是慢乐章,仅“柔板”一词就能传递出温婉动听的讯息,事实也如此,像被用在电影《走出非洲》的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被用在电影《小妇人》的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第二乐章,都极其动人。若问,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是否都这样动听?大致如此。那时,我专门央告我一位听了30年古典音乐的大学同学为我刻录了一张碟,就叫《第二乐章》。
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已经记不真切,但变化却显而易见!我清晰地意识到古典音乐并不只具备悦人耳朵这单一功能。以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为例,哈姆雷特向母亲揭露叔叔为霸占王位杀害父亲的罪恶行径,一定是全剧的高潮,然而,没有之前情节做铺垫,“你的行为使贞节受到玷污,使美德得到伪善的名声,使婚姻的盟约变得像赌徒的誓言一样虚伪!大地因为痛心这样的行为,也罩上满面的愁容,好像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一般!”——哈姆雷特指摘母亲的这一段精彩的台词,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若不是《哈姆雷特》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蓦然读到这段台词,会不会觉得莫名其妙?或曰: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有情节的,难道古典音乐也有情节?当然!每一部古典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用音符在五线谱上写就的戏剧作品,其中必然有着起承转合的关系。像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作品,更像是用音乐语言写成的哲学著作,如若不是从第一句开始听起,又怎么能循序渐进地领悟到他们的哲思?
仅仅为了悦耳而听古典音乐,那是辜负了那些伟大的作曲家。而要快捷地聆听到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中的“情节”和哲思,非音乐专业者需要“拐杖“,而叶松荣先生的《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就是很趁手的”拐杖“。更可贵的是,这是一根适合程度不一、愿意亲近古典音乐的读者的”拐杖“。
在10多年聆听古典音乐的过程中,有些作曲家我喜欢过,现在已经不那么喜欢;有些作曲家过去不感冒,现在却爱得须臾不能忘记。只有勃拉姆斯,是我从一开始就爱到今天的一位作曲家。“我不明白为什么他这样吸引人。照我的意思,他是黑沉沉的,冷冰冰的,而且充满虚伪,晦涩得简直不知所终“,这是在我国最有人缘的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对勃拉姆斯的评价。同样杰出的同行给出的评价居然不到一星,可见,勃拉姆斯的音乐多么难以进入!然而,跟着叶松荣先生的论述,我觉得,勃拉姆斯的音乐距离我们就不那么遥远了。那么,叶先生在他的书里是怎么言说勃拉姆斯的?”寻根·创新——勃拉姆斯多浪漫主义音乐的挑战“,是他关于勃拉姆斯创作的题眼,围绕着这个题眼,叶先生从“主要作品的情感内涵“入手,以谱为例详尽地解读了勃拉姆斯的创作理念。
我不知道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德国奥地利和古典音乐另一面旗帜高扬的国家俄罗斯是怎么向公众推介古典音乐的,那里民众的音乐素养普遍较高,可能会采用弹琴歌唱等实践活动来体会作曲家写在作品里的深意。我们的音乐普及教育要跟上德奥和俄罗斯,还得假以时日,最明显的差距就是,我们中不少人还不识五线谱!想必,叶先生是知晓这一现状的,那他何以在书里安排大量谱例?用文字来详细解读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是为刚入门的古典音乐乐迷准备的“拐杖”;而那些谱例,则是较高层次的乐迷获取古典音乐个中三昧的“拐杖”。“歌剧《伊戈尔王》不仅仅渗透着作曲家最美好的情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更深层次看……它象征着时代的精神,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此段引言,来自叶先生对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的代表作《伊戈尔王》的评介,无疑,它能帮助读者理解歌剧的主题。但,作曲家毕竟是用音乐来完成表达的,那么,鲍罗丁又是如何用音乐表达上述主题的?接踵而来的谱例,让能识读五线谱的读者读到,那些宣叙调、咏叹调在强化《伊戈尔王》情绪时起到的作用。这一步也许不大,却无限接近了古典音乐的真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