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浪的青春里有我们的年少

新浪的青春里有我们的年少

作者: 言希yanxi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21:19 被阅读0次

    再次登录新浪微博,已是三年后。读研时一半时间钻在故纸堆里,零碎时间学习二外,另一半时间以交换生的身份周游了欧洲。毕业后豪掷一年在美利坚当老师。现在,回来,再次登录新浪微博,我的青春期恰巧结束了。

    而新浪正处于青春的巅峰,二十岁——我们曾无比憎恨二十岁,因为那意味着往后的每一年都是在奔三的征途上,唯有在每年的生日上才意识到前一年的岁数是多么年轻,今生只一次。

    再次登录微博,难免要重回博客,浏览少年的我故作深沉的文笔,每一次回顾都讶异自己的老成。早期的博文带着浓浓的作文腔,时不时豪情抒发一番,也时不时引经据典,比课堂作文松散,比现在的随笔多了文气。

    当初开博客,是因为韩寒。初中把韩寒的文集颠来倒去摩挲了不下百次,电话拨号上网的日子里争分夺秒上贴吧看韩寒吧;包时宽带连接后每天掐在一小时内浏览和韩寒有关的新闻,就在那会,我进入了韩寒的博客。那年还有《超级女声》的余温,而另一热浪正席卷我们每一个网上冲浪者——新浪博客。当年《新民晚报》还在我十四岁生日那天刊登了一篇《博客鸡毛满天飞》的报道,以此反思“名人”博客,开头那句“‘博客’迅捷成为热潮,在网上大有火爆之势,乃至不少朋友见面先问一句:‘你建立了个人博客了吗?’”印象深刻。一年后,家里更换了无限宽带,我才庄重地开了博客,依依不舍告别了QQ空间,在中考前正式对外宣布——“搬家”至新浪博客,俨然一副名人腔。那会我们看着徐静蕾和韩寒的热闹,缓解人生第一大考的紧张。

    像是病毒传染般,中考完的暑假,那些爱文字的同窗纷纷开通博客。“嗨!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您光临我的BLOG。”成为我们打发漫漫暑日的寄托。QQ签名里附上新浪博客的地址,QQ空间挂上“搬家”公示。那会和朋友聊天,大家都觉得QQ空间隐私空间太小,装饰太多,盛不了明月清风的文章。而新浪博客界面大气、简洁,让展望高中的我们无不渴望来场彻彻底底的蜕变,也渴望与世界架起一点一滴的交往。于是我们尝到了发布一篇博文,被五湖四海的人浏览和点评,冲出熟人圈的快活在那时是清冽而自豪的。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小圈子,互访博客,互相留言,互评界面设置,一面相互取暖,一面暗暗较劲。我们忽而贴上得奖的作文以标榜这是严肃文字的场域;我们在深夜敲上我们的迷茫,递给全世界的过路者,殊不知多年后的我们会讶异曾经的茫然情绪;我们以一种极为不成熟的笔力模仿书摊上热销的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来编织我们的白日梦。

    多年后的我们,都没有勇气去窥一窥尘埃里的“自己”。多年后的我们染上了大人的毛病,用挑剔的眼光,居高临下地看着年轻一代,我们的口吻以过来人自居,我们不屑他们的幼稚和老成。

    但凡再回顾老博客的朋友们一个一个都在微博上“吐槽”曾经的自己是多么矫情和无可救药的文艺。我记得,有些人在2010年进入大学前就已搁笔,转向微博;有些人在2013年所谓“Forever 21”的年纪弃下博客,全身心步入职场;又有些人早在2007年的暑假后搬去别的博客地带,那时博客场域如雨后春笋。最后,身边几乎无人再坚守博客,正如大家放弃人人网,只有在某个怀旧的节点,偶尔回望,探查旧物完好无损后,安安心心汇入当下的流量盛宴。

    新浪博客于我,有一丝不可言说的紧密联系,尽管期间穿插着雅虎博客、人人网日志、微博和微信,但每一年我都会发上几篇乏善可陈的文字。自进入大学,博客的更新频率就像我回家的频率,越来越少。外面的世界腾出手让你雀跃不已,青春最后的尾曲教我无所畏惧地跳入这宽而平的缤纷世界,十年后我才意识到这段时间这个世界在剧烈地裂变,《传播学原理》中的例证以无法计算的加速度过时。当我稍稍从盲目度日中清醒时,我快走向中年的开篇了。我细细打量这个世界,它散发着极其陌生的模样,其中之一是微博上的流量明星已经滑向我所不知的新生代,而更大的失落是,我已被宽而平的媒体世界吞噬,离新浪博客疏远的日子成了一道符咒:你正缺少年时的自我审视和好奇心探索。

    十四岁的生日那天,我的愿望是:希望在博客上记录并复刻我的十年青春。谁知道日后的媒体世界竟如此“魔幻”?“魔幻”到曾经如日中天的新浪博客有些“累赘”。

    二十六岁的我,因为看剧进入新浪微博想看演员动态,不知不觉倒进入了我的新浪博客。发怔,十一年里共发布240篇博文,近五年来大半时间都与生活一起折腾一起茫然,偶尔有几个月督促自己用文字约束自己,可总是好景不长。离开学校,投稿像是无处可寻;参加各种文学竞赛不是没了后续就是错过截止日期;许多小说虎头蛇尾;日记本越写越薄……身边曾经的博客达人在微博上种植快乐、美妆和近日最火的鲤鱼,而我没有他们大部分人的微信,却有他们每一个人的博客,一一进入,时间定格在多年前。

    同时我想起来,也是多年前,一个小游戏——百度搜索自己的名字,跳出来的结果多半与新浪博客有关。那些年,我们敢于在博客上打上真实的名字,写上我们学生时代每一日、每一周的琐琐碎碎(有时候放学回家,赶紧做完作业,偷偷开机,伴着夜的鬼魅,流泻月光般的呓语。),我们互相探访,抱团取暖,我们坚信qq聊天说不尽心事,人人网状态不够私密,而新浪博客是黏稠心事的最好田畦,我们种植青春,我们收获真心,从没想过有一天博客里的旧日记会像是杜撰的,数一数,不过十年,也是十年了。

    我小心翼翼地看我的名字是如何流淌在他们的文章里,多半是在年末感悟、毕业致谢、人生节点里,也有在琐碎的日常里。我接着读,接着看,其中有些小情小爱和爱恨情愁,如今里面的人物多半已经八竿子打不着了。如很多电影里说的,一别,天各一方。

    在我的博客里也写有他人的真名真事,曾因此认识了一些陌生网友,而后成了一段时间的笔友和线下好友,最终抵挡不了网络世界格局的巨变,账号和情谊先后断线。倒是今年十月黄金假参加闺蜜婚礼遇上了高中的网友,互加了微信,我们又重新聊起那段结缘:高中开学后不久,他百度搜索新娘的名字,搜到了我的博客,不仅阅读了含有新娘名字的博文,还阅读了那整整两个月我无所事事写的随笔。他说在加我qq前就像认识了我一年半载般,从“我的延伸”里进入我的qq空间,他就这样与我成了网友,接着我们成了电话友,他在电话里辅导我数学难题,然后我们假期里一起组队去欢乐谷,再然后,到了大学我们时不时夜聊,我知道他初高中的暗恋情愫,他从博客里知道我的情感历程。只是因种种原因,我们的缘分在大三时消散了。今年再相见,洒脱地道了声好,看上去依旧是那些年里最好的知己,但我们的话题始终无法移步至今。当我在博客里再写起他,他被我化了名,身份是别人家的孩子爸爸。

    这个男孩是我博客时代比较重要的人,但最重要的莫过于我欣赏了整整五年的初中才子。2007年那个夏天百度搜索自己的名字,页面底部出现他的博客。当初看见他在博客里打出我的实名,我很兴奋,可兴奋没多久,发现我只是他想感激的人之一,而且对我的描述最为简短,一笔带过而已,只因为我初中四年给予他想不到的支持。对比其他人,“我”在里面显得局促。我不是他要感谢的且费了很多笔墨的女性闺蜜,亦不是他文字上的知己。多年后,我又读起他那篇关于赞颂故宫的征文,像再一次跟着他从高空一览故宫的长河,抚摸故宫的绝世珍宝,跨过故宫的重重门槛;他拿《图兰多》、北京奥运会、相关电视剧和神思者乐队串起故宫的当代活力。我最喜欢的段落是他写“故宫”之于人有各个意义,就像《红楼梦》在千万人眼中有千万般,故宫曾有许多称呼,而今人更多地唤她‘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我曾反复读,约莫不下十遍。我还喜欢他其它的随笔,比如雷雨来了,他写断电那天的意识流;他喜欢睡觉,就顺手写了篇《睡觉论》;他一度玩网游,玩得憋屈就梳理一小段网游史;进了重点高中,被理科学霸狂虐后留下“人文性”思考……他的随笔是实至名归的“随意”,有着当年既受争议又流行的断行文,读来很是畅快。我潜入他半敞开的心房,在评论区匿名点评,曾经沾沾自喜于唾手可得的了解,那是当年内向、羞涩的我啊,有着严重的社交恐惧。后来啊,他的博客终结于高二。我对他的关注则终结于微信时代的来临。

    我曾一直嫉妒L姑娘,她是才子因征文得奖踏上东南西北考察团时认识的外校女生。才子对她一见如故,似乎也动了心。他从未在博客里对此抒情,但博客里寥寥几句推心置腹的话曾让我有点嫉妒,L之于他,大约是整整四年的精神陪伴,而我只是悄然无息地在他的博客里划水而过。

    我的初中知己明恋才子。平日里她和才子能玩在一起,她曾相信才子最后一定会喜欢她,青春年少期谁不喜欢一个性格开朗又可爱的女孩呢?然而才子一直与她保持距离。一气之下,她在三年里谈了数场恋爱,慢慢地我们都以为她没有那么喜欢才子。她常常在我面前吐槽才子的长相,说与其如此虔诚地对待一个人,不如好好对待自己,享受青春里种种的美妙。因而我以为她不管对爱情还是对生活都是个及时行乐的人。初中结束的夏日,她开了博客,什么也没写,只在我和才子的评论区轮番留言。过了一年,她才开始写博文,而我没有怎么关注。直到2013年她在我的博客里留言:你有什么打算?考研还是实习?我才进入她的博客,惊讶地看见自高中开始她写了很多篇博文,几乎每篇都与爱情有关,态度悲观。从她外婆的包办婚姻到她父母并不和谐的婚姻,以及她混乱而茫然的恋爱。说给任何一个长辈听,都难以相信一个在市重点高中排名前一百的理科重点班里的女孩因为爱情做出过多少荒唐的事,但她很聪明,没有耽误高考。有一篇博文,写于2012年,我仿佛挖到了一颗重磅炸药。她回忆了初三的第一学期,她和班长之间发生的不为我们所知的荒唐事,大意如下:我也不知道他是如何从一楼爬向三楼,一楼有车棚,假定他手攀墙垣脚登棚柱,接下来呢?攀援二楼阳台?再从二楼阳台的露台引体向上翻进我们家?他那晚就像罗密欧,滚进了我的房间。我们聊天、讨论数学几何题也单纯拥抱了半晌,待他再翻下去,不料被二楼的人发现,抓住了他的腿并报了警……很快舅舅到我家质问了我,也告诉了远在另一个省的小岛上的妈妈,她坐着轮船过来,陪我一周,耽误了她的公开课,再之后外公外婆如同防贼般在这个家里布下了隐形的束缚……这是她青春里荒唐事的第一幕。后来在2013年的年末,初中群办了一次难得的线下聚会,来的人很少,在“真心话大冒险”里,班长说了一则真心话故事,那是关于一个进局的故事,时间线被安置在大学期间,在场不少人都起哄说他瞎编,大概唯有我怔怔地认为班长说了真心诚意的真心话——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爱激情和冲动,他已变成一名性格软弱、沉默的理科男,离初中时开朗、活泼和主动的他宛若两人。2018年的12月9日我在知己的博客里发现那篇文章已经删除了。在这一周前,她邀请我参加她的婚礼,我婉拒了。我为此找了很多个借口,酒店太远,社交障碍,回国后经济困难……她结婚当晚发布了照片,当我看到她的新郎时,不由自主瞪大了眼睛,她的新郎像极了才子,调侃地说是高配版才子。往前翻朋友圈,满满的欢欣与甜蜜。我相信她是幸福的,她一向都是直率的。那些青春期里的荒唐其实是她的试验和寻求的过程,她追随的是她基因里一直渴求的,而我应该参加她的婚礼,当面恭喜她,并给予她红包,我想告诉她,她从青春里圆满毕业了。

    翻开青春的帷幕,从来不是居高临下假定的百分百简单和单纯。我不想再絮叨其他人年少时的博客故事,越是絮叨,就越伤心。看别人的博客恰恰也在审视自己,年少的我们恐怕远比青春后的我们更有张力,我们会对一滴雨产生妙想,我们会无端执着我们的冲动,我们拥抱陌生人,我们直面我们的灰色态度,我们反思自己的碌碌无为,我们叫嚣我们所厌恶的,我们憧憬未来,我们渴望自由,我们有着无穷的力量想去外面看一看,想借键盘给予慰藉和力量。

    在后来的某个节点上,他们纷纷从博客地盘上撤退了。我偷窥过他们的微博,上面除了美妆、追星、鸡汤、吐槽、转发抽奖,没有别的个性彰显。朋友圈也是一样。多年不见,我想我们难以在微博和微信上突兀地展开聊天,因为那势必是场尬聊。我不禁设想,如果我们坚持写博客或通过博客联系,我们会不会靠长文字的力量延续我们的友情和缘分?我假设我们在青春的后半部依然像前半部那样用一腔真性情书写我们的博客,现在我们会不会成为有点关系的陌生人?如果我们的十几年的青春都被博客填满?……

    假设终究是假设。有些网站的博客已永久关闭,坚持博客的人成了现在口袋里怀揣手帕的零星者。短快平时代,不知道还有谁能坚持博客到底?禁不住怀念十年前每次登陆博客,总先去朋友那边瞧瞧,留下足迹和评论,然后刷新自己的评论区,接着开始写文,每周都有期待,都想看看朋友们留下了怎么样的只言片语,这是青春里的慰藉,是互联网曾有过的抒情时代。

    新浪20周岁,盛放过我和我朋友的青春的一部分,却是最好的一部分,最真性情的一部分,最具好奇心、无畏感和探索的一部分,那器皿是新浪博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浪的青春里有我们的年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ow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