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看自己的崽,眼神特别容易走极端。一种是怎么看怎么喜欢,觉得自己的崽全天下最靓,任何光芒都挡不住。这种淌着蜜的眼神,大多发生在小崽上小学之前。
最明显的就是幼儿园老师在群里发照片,哪怕只拍了小崽远远的背影,也能一眼认出来。
我经常跟李胖感慨。老师发照片是“高危”行为,一不小心就容易得罪家长,发之前最好拿花名册一一核对,确保这批照片每个小崽都有C位出镜。否则一句“老师,怎么没拍我们家XXX呀?”。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话背后的不满。
但随着小崽长大,我们看小崽的眼神慢慢就变了。变得越来越火眼金星,越来越挑剔。不知不觉就拿自己的崽和别人家的比较,一比较就焦虑,一焦虑就恨不得把崽全身上下都修理一遍。
看崽的眼神,就像《卡梅拉》里,卡拉对小狐狸的感慨“什么东西小时候都是可爱的,长大就不一定了”。
自从瑶瑶上小学,我就觉她特别难搞,经常跟我对着干,令我无比头痛。现在的小孩子思维太超前,她跟我顶嘴说的那些话,我觉得我上高中时都未必能想得通其中的逻辑。就算想通了也不敢说。
但瑶瑶总能说得一套一套的。以至于我最后除了吼她,强制性的命令她之外,毫无办法。以至于我在家里,经常是炸毛的河东狮吼形象。以至于我经常在气她气得要死,但转念又在自责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中反复怀疑,反复崩溃。
气极的时候看她,就是看她啥,她啥不行。但凡是好的方面,不管是考试成绩,还是写字,还是画画之类的特长学习,她是全面不突出。
但这个臭脾气,这个倔强是特别突出。觉得别人家的是啥都行,啥都让人省心。
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最烦最气的就是父母拿我们跟别人比较。但当父母之后我就理解了,要控制自己拿自己的孩子跟人比较,不说比较的话,很难很难。
在育儿上如果能一直做到情绪平稳,不急不躁,我感觉简直就是圣人。还陶冶什么情操,情操早就无敌了。
对育儿这件事,我还有一点小感触。就是未育的不要给已育的讲育儿经;一个崽的不要给两给崽的讲育儿经;有老人帮带的不要给只能靠自己带的讲育儿经;只是偶尔带崽的不要给全职带的讲育儿经。。。。
总之一句话,育儿这件事,一千个崽有一千个脾性;一千个家庭,有一千种状况;一千个父母,也是千人前面。所以别人经历的,你根本不懂。
你不懂,就不要出主意。除非你们的关系的确是足够足够好,除非你确定对方真的足够大气,否则千万不要给人讲怎么管崽。
如果非得要讲,就讲哪个牌子的尿不湿好用,哪个牌子的奶粉喝了不上火,哪个店铺买的衣服,物美价廉。。。。。
你要是斗胆讲怎么教育崽,那十有八九除了给对方制造焦虑和压力之外,毫无其它效果。而且一不小心还会给人家制造家庭内部矛盾。你们友谊的小船可能会越来越颠簸。。。。。。[撇嘴]
别人要是育儿成功,你就鼓掌祝贺。别人要是大倒苦水,你认认真真倾听就好。
想想看。现在满大街都是育儿宝典和育儿专家讲座。如果他人的方法真能管用,管崽真的可以照书来,那就不会有越来越多人,陷入越来越严重的育儿焦虑了。
其实理论不是不懂。但育儿中最难的不是不懂方法和理论,而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情绪怎么控制?
当你工作顺心、家里杂事不多、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可以安安稳稳的睡囫囵觉、除了带崽,还有丰富自由的业余生活时,你才会有好情绪。否则自己都是千疮百孔,身心俱疲,自顾不暇,怎么有精力和耐心跟崽颜悦色的讲道理呢?
我觉得太多的育儿书,都是教育作为父母,我们要反省,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从自己的行为开始改进。但很少关心,作为父母,我们更需要关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