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字塔原理
用最简单的话来归纳金字塔原理,就是任何问题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可以由3到9个一级论据支持,这些论据本身可以是分论点,再被3到9个二级论据支持,如此延伸几级,就形成了一个论述的金字塔。冯唐认为金字塔原理最重要的价值有三个。
第一个是“纵向支撑原则”,下一层的每个论据都对上一层形成逻辑的支撑。如果下一层这3到9个论据全部成立,那么上一层的总结归纳就非常牢固。
第二是“横向不重不漏原则”,下一层那些论据,彼此之间既不重合,也没有遗漏,可以全面地支撑上一层的论点。
第三是“总体真知灼见原则”。任何一个高质量的金字塔,最后的结论不能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或者没有操作性的空话,必须是一个真知灼见。怎么能够提出真知灼见呢?
2、金线原理
冯唐为金字塔原理补充了一条原则,他称之为“金线原理”:解决一切问题的实质就是追求以假设为驱动、以事实为基础、符合逻辑的真知灼见。
这里最关键的是“以假设为驱动”。什么意思呢?冯唐在书中提出一个工作心法:在接到一个复杂问题的第一天,就必须想出一个答案。哪怕问题再复杂,哪怕时间再紧张,哪怕你对这个领域毫无相关知识,必须逼自己第一天想出一个答案来。
为什么非要在第一天想出一个答案呢?万一答案是错误的呢?冯唐说,即便它是错的也没关系,因为它能够驱动我们找到正确的答案。准确来说,这个不是答案,而是待验证的假设,用这个假设去推动自己找到问题的真相。实际上,解决问题是一个不断提出假设,再去收集线索验证或推翻假设的过程。
很多厉害的人,擅长解决问题的人都在运用用“证伪法”。他们会大大方方假设,自己的观点就是对的,然后一条一条检验,看看这些现象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存在,之前的判断就是对的;如果不存在,那就要好好考虑之前的命题是不是有问题。
第一天就尝试拿出一个答案,还有一个好处,你知道这个答案未必正确,你会带着实验的心态去检验它,冯唐在书里也提醒我们,提出第一天答案之后,要谨防自己陷入执念,死抓着第一天假设和第一天解难方案不放,拼命要确认它,忽略不同的信息和声音。你坦然地接受可能被证伪的现实,那你反而能够更容易找到事实的真相。这也是冯唐在书中提到的第一条军规。
接着就是,以事实为基础。事实从哪里来呢?冯唐总结出了相关秘籍,想要快速了解一个行业,进而成为专家,要做到四步。
第一步,先知道这个行业的一百个关键词。
冯唐回忆自己在麦肯锡的经历,他能成为合伙人,是因为他深入研究了一个叫TLL的行业。简单来说是和旅游、港口、航空、航运相关的。为了研究这个行业,冯唐就先找到了一百个与港口相关的关键词,岸桥、堆场、集装箱、二十尺箱、四十尺箱、本地货、中转货等。
花了三天时间反复去学习理解这些关键词,明白了一百个关键词之后,他发现他跟专家的距离在迅速缩短。在讨论商业问题的时候,他不会因为不懂技术而跟不上对方的思路,他能像一个半专业人士去讨论问题。
第二步,找三五位行业专家,坐下来和每位专家谈一天。
找专家谈的时候,要大方一点,不要觉得自己不懂就不好意思。访谈完三五位专家后,你要去对照他们的回答,去找他们之间的共同点。那些共同点,就是你需要知道的,这个行业最重要的入门知识。
第三步就是读书了,找到这个行业三到五本专著,认认真真地读完。
第四步,在项目中学习。
用几年的时间,不断重复这几步,在一个集中的领域做项目、找专家、读专著。这是冯唐在麦肯锡学到的,最快成为专家的路径。除了积累专业领域的知识,冯唐还提醒我们,同样要重视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常识。
怎么积累常识呢?常有意识地记数字,读任何文章和书籍时,遇上任何数据,都有意识地记记。不求每个数据都记得,只求留下一些印象,这些印象可以相互参照,做比较,完善自己脑子里对于世界的基本看法。
比如,菲律宾是个小国?不不不,菲律宾人口超过一个亿;伦敦,吃得很差?不不不,那是多数人的刻板印象。伦敦有五家米其林三星餐厅,数量和纽约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