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过上更好的生活,是基层贫困群众最关心的话题。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上,病有所医,是基层贫困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最直接、最现实的要求,寄托着贫困群众对我们帮扶干部的殷切希望,寄托着贫困群众对党的群众工作的信任和支持。这些沉甸甸的工作,需要我们付出加倍的努力,扛起身上的责任和担子,从细处着手,以真心换真情,用真心扶真贫。下面就从我的帮扶工作经历上,与大家简要分享,借以共勉:
扶贫路上要少抱怨,多付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扶贫落实文件多如牛毛,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和成效,都离不开帮扶干部的辛勤工作和努力。挂风下雨,风寒交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是无奈的现实。入户次数多了,难免在处境面前打退堂鼓,怨天尤人,影响扶贫成效和进度。我帮扶的两户转角村贫困户,相距较远,交通呈“T”字型分布,入户走访极为不便,经常会碰到贫困户不在家里的情况。由于转角村属于川道村,手机信号弱,联系到人都成了问题。但是作为帮扶干部,我们要意识到这就是基层常态、生活常态、工作常态,身上肩负的责任,不容许我们丝毫的懈怠,这样抱怨那样抱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工作变得更糟,无形中也会疏远与贫困群众的心理距离。
扶贫路上要少走形式,多体察民情。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很多在扶贫一线工作的同志,可能都有相同的感受:觉得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事情多,在这千头万绪当中,我们可能忘记了工作初心,忘记了工作的根本初衷是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奔小康。于是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入户而入户,为了任务而走访;看着资料照本宣科读得多,针对性政策宣传不到位;恨不得一天完成所有工作任务,少跑路,少花精力在上面。填写扶贫资料,希望贫困户随叫随到,语言生硬,“把资料盒拿来,签字、照相、走人”,机械式地形成了工作惯例。恨不得帮扶户就在身边,回答所有遇到的问题,无形中,我们多了一份浮躁,少了一份初心,也少了一份对贫困户的尊重与关爱,与我们帮扶初衷相违背。扶贫路上心连心,扶贫路上见真情,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沉下身子,静下心来,明白使命和责任,转变服务态度和工作方式,抛开形式性的东西,多走访贫困家里,掌握家里生产生活情况,拿出针对性帮扶措施,为群众真心实意干些实事。
扶贫路上要少些锦上添花,多些雪中送炭。虽然同属贫困,但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又不尽相同。我所帮扶的贫困户李元家,因缺少技术,导致了家庭困难。本着扶智扶技先扶志的思想,从贫困户的精神、物质上首先予以帮助。多与群众交心,让贫困户了解到帮扶干部到来的目的和意图,了解群众需求。去年春耕时节,了解到贫困户准备种植玉米,及时向贫困户提供了一袋化肥;看到贫困户家里没有像样的洗盥用品,给贫困户添置了毛巾、脸盆、肥皂等生活用品;贫困户有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情况的需要,根据他的想法和要求,及时有针对性进行了政策宣传,给予了确保优先办理,手续从简的承诺;贫困户关心的低保金、农业补贴资金到账问题,我及时帮助其在马栏信合查询了解,保证了资金及时到帐;贫困户缺技术,借助自身业务优势,向贫困户赠送各种养殖技术学习资料15本。从贫困户的精神上、物质上、生产生活上,从细微处着眼,从群众的需要着手,经过努力,拉近了与贫困户的距离,贫困户见了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扳着脸了,同时,去年为贫困户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和企业入股分红4000多块钱,贫困户见了我,没有了躲闪和冷漠,配合扶贫工作更加积极了,贫困户的脸上挂上了知足般的笑容。我相信,付出的汗水总会浇灌出香甜的果子。这一年,我觉得我没有白干。
成绩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攻坚工作同样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有努力、有付出,也会有牺牲,有收获。只有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才能实现“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闯出一条新路子、好路子。
各位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友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战略决择,是一项阳光工程,牵动着贫困群众的脱贫神经,和过上小康生活的梦想。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项工程的话,我们就是这当中的钉子、螺丝和砖块,我们就是构筑起这座工程的“零部件”,不管我们在当中是否星星闪耀,我们都要用真心扶真贫,踏踏实实,履职尽责,干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干好自己应该干、应该做的事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为全县脱贫摘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