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不知为什么,听到“干货”这个词的频率已经高到让我恶心了。
我是刚进互联网圈子1年的运营小白,尤记得一年前,以外国文学专业“有幸”进入某家还算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后,我便开始了自己的“精进”之路:
利用微信公众号搜索、从同事领导那里搜刮等各种方式,关注了近百个与互联网有关的微信公众号。
每天利用在地铁上的时间,一个个地刷着看着,乐此不疲,心里那点因专业产生的自卑好像就这样“治愈”了。
尤其是某些标题中含有“干货”字样的文章,我不仅要点进去吃力地看,还要收藏,还要保存到印象笔记中去。
慢慢地,我的印象笔记被带有【微信】标签的文章占据,乱糟糟地再也没有去再次阅读的兴趣。但是,想想那么多“干货”都躺在属于我的账号里,仿佛这些干货都已经被我占据,随时可以被我撵成渣,变成药,助我成为“运营大神”。
过了半年左右,我渐渐嫌弃那些微信公众号了。他们几乎每天都是互相转载,所谓干货大多是好几年前的零碎知识被拼凑起来的,那知识的饱和度根本不够给本宫配药的。
反倒是在工作中的历练,才真正让我成长起来:
领导给了一个指标,你会用尽一切办法、发动自己每个脑细胞、用尽每个搜索词汇,去寻找解决方案。
写好一个活动策划方案,再被技术同学喷“逻辑不对”,然后自己坐在小黑屋里再次去捋顺活动的每一步。
那些所谓干货,除了提供了谈资和鸡汤,连成为我的“运营大神”之路的垫脚石的资格都没有。
但是这一年来,“干货”这个词,似乎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把人们变成了口念“干货”咒语的僵尸。
我的工作中会接触新媒体运营,慢慢发现:
那些带着“干货”字样的文章,转发量、阅读量比其它文章不知高出多少倍;
自媒体平台上,能登上首页的文章,哪怕没有标注“干货”二字,也都是企图解决人们某个具体问题的可用性方法(“使你更有思想的20本书”“运营人必须掌握的100个工具”……)
我很悲哀,现在的人越来越习惯“拿来主义”,而且拿来的东西必须是立刻能用的方法、看完立马能指导工作的书籍、用了能让你立刻写出方案的工具……
这或许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吧。如果干货看了立刻能让你功力大增,打通任督二脉,华山论剑大获全胜,那成为武林盟主的又凭什么是你?干货的阅读量可都是10W+的,这世界上难道每天诞生10W+个大神吗?
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浮躁,生怕自己赶不上风口,生怕自己这头猪不能顺势飞起。已经没有人在乎自己的物种属性是猪了,这是一个互联网改变世界的时代,只要快,没有什么不可能!
怎么加快速度呢?当然是速成,于是有了很多“21天让你进入一个陌生行业”“100天成为XX高手”“我是如何1年内月薪3k到30k的”。
加快速度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利用好时间。王健林的日程表曝光了,凌晨3点哈佛的图书馆火了,带火了一批“晨型人”社群。一群带着“早睡早起早日实现小目标”的人聚集在一起,群里充斥着各种“如何不痛苦地早起”、“时间管理3原则”……打开看看,全无新意,一本经典的时间管理书籍就可以完爆他们了。
更可怕的是,连祖国的未来——孩子们也在被这股妖风席卷着。
我曾在一家K12在线教育公司做文案,甚至自己亲自写下过“1个月提10分”之类的鬼话。写的人是不信的,可是家长信啊。只要有效果,多少钱都不是事;只要能提分,多少个辅导班都得上。
昨天听新世相张伟的一个直播,人家正在讲“我们希望通过策划一些事件、利用文字的力量,给我们生活的城市带来一些浪漫和温暖”,旁边被刷屏的却是“快讲点干货”“想听干货”等等。似乎不给出“广告营销十大原则”“事件营销关键点”,这场直播就是在浪费时间一样。
我们太在意方法、工具,却早已忘记初心,而想要做好某件事的初心,才是成事的原动力。或许我们是被KPI异化成机器人了吧,《西部世界》里的机器人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进行着坚决斗争,我们却被自己的焦虑、功力自动向着机器退化。
是该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方向和方法了,想要精进,想要成为更好的人,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它像钻石一样可贵。
可是这不能靠鸡汤,也不能靠干货。只有不断更新的认知、不断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才会一点点提高,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
但是也别指望着一步登天,一夜暴富。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的祖父曾在华盛顿州首府奥林匹亚市做过佣工。骆家辉1996年当选州长后居住的官邸就离他祖父以前工作的地方仅1英里。而这1英里,他的家族走了100年。
我们看到别人轻而易举得来的财富、名利、声望,背后消耗的,往往是家族几辈子的积累、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再加上可遇不可求的好运气。
我们没必要羡慕别人,但也请不要再企图寻找什么捷径。远离干货,祝你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