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古代史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喜欢采取守势?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喜欢采取守势?

作者: 津城沐雨 | 来源:发表于2023-10-24 23:37 被阅读0次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大多采取守势,和当时的现场情况有关。

其一,主动出击的是诸葛亮,司马懿自然要守。

诸葛亮北伐,目的就是打败曹魏,克复中原,恢复汉室,自然会采取进攻,而曹魏面对诸葛亮的进攻,当然要防守。

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感觉准备的差不多了,才挥师北伐,蜀汉属于叫板的一方,事先准备充足,在战场上积极主动。面对蜀汉锋芒,司马懿当然要先防守,等蜀汉大军锐气受挫后才有更好的机会进攻,而每次蜀汉受挫后,一般就撤退了,根本就不给司马懿进攻的机会,这也是我们看到司马懿老是防守很少进攻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二,对于当时的曹魏而言,只要熬住就是胜利。

诸葛亮北伐,需要穿过狭窄崎岖的秦岭,狭长的秦岭路途,让蜀汉的后方补给艰难,诸葛亮每次北伐都操心粮草问题,甚至有时候因补给问题不得不暂时撤兵。对于诸葛亮来说,持久战是不利的。

对于曹魏而言,战场是在曹魏境内进行,曹魏可以直接依靠关中地区进行粮草补给,后勤保障上比蜀汉好多了。所以,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只需要拖住诸葛亮就行,拖上几个月,等诸葛亮粮草用完,后续补给跟不上时,就不得不撤退。

如果曹魏面对诸葛亮来势汹汹的大军,没有必胜的把握贸然进攻,一旦战败,有生力量被大量歼灭,就得不偿失了。曹魏在诸葛亮刚开始北伐时,以曹真为首的将领也曾采取攻势,接连失利让曹魏一度处于不利局面,司马懿采取守势为主,也算是吸取之前的教训。

古代冷兵器时代,城池营垒对于进攻方来说,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曹魏只要坚守不出,诸葛亮一个个的去攻城,蜀汉就算把老本儿都打光了,怕也拿不下关中。可见,司马懿采取守势,实在是高明之举。

对此,大家认为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喜欢采取守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xe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