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通向哈耶克之路

通向哈耶克之路

作者: kelinda | 来源:发表于2015-05-07 14:23 被阅读100次

      这是第一次读哈耶克,但相信不会是最后一次。哈耶克著作等身,直接选择读《致命的自负》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没有西方思想史的知识结构支撑,阅读起来确实也是寸步难行,但是开始总会是这样青涩的吧,对思想世界的探索也不例外。

      整本书都有一个明确的批判对象,就是“社会主义”以及形构它的“理性建构主义”,哈耶克认为人类社会的秩序是靠自发的扩展的秩序展开的,这种秩序与人的本能相对立,也不是理性能够计划的,因此社会主义等打着“科学“、“理性”旗号的社会构想就是名副其实的“致命的谬误”。在思想史的线索上,哈耶克秉承着休谟的“道德并非理性的产物”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的道德是“演进的道德”,其来源是传统,而非我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以此为基点,哈耶克与自亚里士多德起的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哲学家喊话,认为亚里士多德根本不懂“演进(进化)”为何物,他将古希腊哲学的精髓“逻各斯”这一具有动态、互动意涵的哲学观固化为“逻辑”、“理性”这样僵化的思维模式,无疑是一种倒退。

      哈耶克的这本书很薄,全书一共九章,前置一导论,前三章,哈耶克从其老本行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了源自西方资本主义传统的扩展秩序的形成过程。这一论证过程貌似是以对西方历史的归纳(还是演绎呢?求教)完成的,四到六章,哈耶克集中火力对社会主义的谬误一层层揭示,这一部分我基本上是在大脑短路的过程中读过去的……,哈耶克似乎是以思想史的方法展开这一部分的研究的。七、八、九章分别从语言、人口和宗教的角度补充了对核心问题的论述。人口一章读后不得要领,对语言和宗教的讨论,着墨不多,字字珠玑。在第七章中,哈耶克认为“正像智慧常常隐藏于字里行间,谬误也是如此”[1],语言是易被毒害的,社会主义也通过创造词语和概念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在这一部分的讨论中,他也“社会”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了批判。在第九章关于宗教的讨论中,哈耶克强调了宗教与道德的关系,“宗教认为道德是由我们无法理解的过程决定的,这一观点也许比理性主义的欺人之谈更真实[2]”,但作为一个不可知论者,哈耶克对宗教的评价还是留了白。

      如果说为这本书选择几个关键词,那么我的答案应该是“文化的进化”、“演进的道德”、“分立的财产”,“有限的自由”。

[1]P124:哈耶克,冯克利(译).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P158:哈耶克,冯克利(译).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 通向哈耶克之路

    这是第一次读哈耶克,但相信不会是最后一次。哈耶克著作等身,直接选择读《致命的自负》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没有...

  • 如何评价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

    如何评价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 一些所谓的大学者对这本书评价很高。我觉得,那些所谓的大学者不过是通过抬高哈耶克...

  • 通向未来之路!

  • 右派、白左与中庸之道

    最近在看《通往奴役之路》,作者哈耶克。哈耶克是个大右派,书也是右派名著。但是看的过程中我隐隐感受到白左的氛围。特别...

  • #吉吉21天打卡#阅读《财务报表分析》

    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仍比一个只有得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要好些。——— 哈耶克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是奥地利裔...

  • 《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

    一、事与愿违的趋势 哈耶克开篇就说出一种他几乎认为可怕的趋势,即英国目前的思潮在二三十年前的德国早已经盛行,而正是...

  •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在我们的人生或者哲学的意义上,自由都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同时又很模糊的一个概念。 曾经有一个人这样来评论自由,他说自...

  •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通往奴役之路》,作者哈耶克,这本书开始时给我的印象是这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作者哈耶克在关于市场的理念上与凯恩斯相反...

  • 《通往奴役之路》,避免让自己成为自己所创造的观念俘虏!

    今天推荐的书是《通往奴役之路》,它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的最知名著作之一。在哈耶克的学术...

  • 《权力与繁荣》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阅读了哈耶克的《自由宪章》。在写本书读后感的期间我在阅读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我感受到了本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向哈耶克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zj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