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看教改新趋向

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看教改新趋向

作者: 牛志荣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17:44 被阅读0次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第二届(2018年)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获奖名单,其中特等奖两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对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公50项成果研究涉及的内容、类型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及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热点及基本走向。

        特等奖两项,关注和研究的是课程改革方面的内容;一等奖50项,关于课程改革(包括国家课程整合、综合型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基地建设、区域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有20项,占百分之四十;关于教学改革(包括课堂教学、情境教学、阅读教学、作业改革等)有16项,占百分之三十二;关于德育改革(立德树人、传统文化)有4项,占百分之八;关于评价改革(包括教育质量评价、教学评价)有3项,占百分之六;关于教师培养一项,教研模式一项,其它类5项。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关注研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占主导、主体,位列第一、第二位,其次是立德树人和教育评价。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验证的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始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同时也是未来几年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难点领域。如果从课程改革类获奖成果来作分析,可以发现,研究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应在国家课程创新化、校本化实施、区域特色课程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等。并且体现通过发挥课程的综合功能,突出育人的根本任务及办学的价值追求。而关注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淡化了课堂教学模式,聚焦于学生学习方式、阅读教学、学习模式、作业改革、跨界学习等方面。关于教育评价方面的成果,研究的重点已转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课程实施与学生核心素养等评价。关于立德树人方面的成果,不再是从德育的视觉,而是从课程、教学的路径去探讨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也符合教学成果评选的标准及要求。

        总而言之,从获奖成果预测未来教学改革的新趋向,主要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改革如何在学校层面创新与深化;

    2.课程改革如何与学校的教育追求、办学特色融为一体;

    3.教学改革的重点,不再仅仅是围绕教学模式,而是突出学习模式的建构;

    4.教学改革应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全域、深层次问题环节;

    5.应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精培深研;

    6.教育评价的重点应关注学校层面如何实现学生深度、有质量地学习过程,实现学科素养的科学评价;

    7.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是如何通过课程、教学、实践等路径去科学育人;

    8.教师能力素质的研究应关注教师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与培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看教改新趋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zm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