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是一场修行文·心·声心理
三十岁到了,分叉口的路上,有多少需要放弃,又有多少值得继续?(三

三十岁到了,分叉口的路上,有多少需要放弃,又有多少值得继续?(三

作者: 连洛洛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18:44 被阅读72次

上一篇我写到拥有的东西看起来很美好,其实其中的美好幸福与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世俗的评价总是给我们一种安全的感觉,让我们无法面对内在真实的感受。

放手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必须淘汰的,熟不知,有时候放手是为了一种成全,不是因为他的不好,而是因为放手对他对我来说都是最恰当的方式。

写完了关于得不到和放不开之后,有一些朋友问我:为何兜兜转转走了很远,却发现依然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无法做到真正的放开和释然的得不到?这一篇作为终结篇,我想来解答这个问题。

二、愿为你披荆斩棘,还是为自己减少麻烦。

在亲子关系里,我们会发现,很想做一个完美的母亲,我自己是这样,很多时候,面对孩子,总想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告诉他们,妈妈是榜样,妈妈可以为你遮风挡雨,披荆斩棘。

我想作为母亲都有那种保护孩子的本能的爱,但是过度,也许就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如同林肯说的那样:爱是把小孩绑在父母身上的锁链。你需要让孩子感受爱,而不是感受压力,过分追求完美的父母,其实是内在渴望一个完美的父母,所以会把这种无形的压力投射到孩子的身上。

认清楚那是给予自己的爱,还是给予孩子的,作为父母的我们,不需要太过于勉强,能够做到坦然真实,就是很不错了。

在夫妻关系中,你会发现,再炙热的爱情走到了婚姻围墙里,就变得平淡无奇了。设想一下露丝和杰克在一起之后,他们绚烂的爱情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琐碎,他们终究还是得回到现实生活中,面对经济的压力,面对各种生活的窘迫,过着平常人一地鸡毛的碎碎生活。

韩梅梅在书里讲到追求一份深沉爱,一份成熟的爱,只会发生在两个温和、宽厚的人身上。他们独特而沉稳,理性而克制。爱对方,仅是因为他是他。

我还想补充一句就是:因为他是他,还因为我愿意为他而改变我自己,而不是丢了我自己。

有多少婚姻就是败在丢掉自己的坎上,又有多少婚姻是我就是要你变成我想要的样子,结果是要么一败涂地伤痕累累,要么就是付出了所有,一无所有。

所以婚姻是很好的修炼道场,我们不需要去参加各种灵修课程,

在《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中写到:灵性就是身体,就是心智,就是情感。能够处理好各种婚姻里的问题,从问题看到自身的不愿意面对的过去,那么你就能够在人生的道场里,越走越好。

所有的关系都是为了面对曾经的我们,可能是那份执着,也可能是那份逃避的心,露丝没遇到杰克之前,那份蠢蠢欲动想要离开各种束缚的心早已经潜藏着,只是杰克的出现,刚好做了一个拯救者,将她的那份潜意识转化成了意识,让她有了冲破牢笼的勇气。

所有的遇见都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让你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让你更加有勇气去面对内心的“真相”。人总是害怕去面对真实,趋利避害,这是人性的弱点,心理学有实验统计过,人们讨厌失去远远多于获得。规避痛苦远远多于寻求快乐。

感受快乐很美好,但是痛苦依然存在,只是潜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不去面对,迟早也得面对。

我不建议经常都去面对痛苦,为了面对而逼着自己去面对,而是在你有力量的时候,去面对一些,然后继续积蓄面对的能量,再去面对。如此往复,你的内在力量就会越来越大。

就如同小树一样,慢慢扎根让自己越抓越深,然后才有长成苍天大树的力量,面对内在真实的自己也是如此,不着急去做,而在于你每次都能够面对一些,就已经足够好了。

最好的年龄从三十岁开始

我们活了前半生,也许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如今,三十岁后,你的后半生刚刚开始,你开始关注自己的需要,开始关注各种关系,开始寻找想要达成的目标,渐渐地,就如同《最好的年龄才刚刚开始》里说的:人,是需要一些苦痛来让后半生学会感恩的,而三十岁,就是最好的年龄的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岁到了,分叉口的路上,有多少需要放弃,又有多少值得继续?(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ax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