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图书馆读书心理
【每周读本书】《谁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非标准答案》

【每周读本书】《谁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非标准答案》

作者: zl爱思考的芦苇 | 来源:发表于2023-07-14 13:05 被阅读0次

    【基本介绍】

    《谁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非标准答案》,作者孟庆延,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6月出版,13.2万字。

    孟庆延,社会学家,2003年考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此后先后在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就读硕士和博士。2014年任教中国政法大学,现任社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本书共分三部分,主题分别是“抽象的社会”、“悬浮的生活”、“空心的个体”。

    全书一共直击了15个社会热议话题 。分别是:空心时代(生活意义消逝)、精神鸦片(网络游戏成瘾)、算法统治、全景凝视(生活迈入“楚门的世界”)、网络暴力、颜值正义(容貌焦虑背后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抢人大战、跟风旅行、隐入尘烟(乡村空心化)、有家无房、象牙之塔(教育行业成为来料加工产业)、物欲横流(消费主义重新定义“需要”)、老龄社会、心灵捕手(抑郁症为何越来越多)、困于过往(人为何很难断舍离)。

    【撷取摘要】

    1.

    现代个体的三个普遍境况:

    (1)成为庞大社会系统中的工具人。作为系统存在的现代社会,其最大特征是陌生人的功能性联结。

    (2)全方位的异化状态。现代人对于职业、教育乃至婚姻、家庭的理解,很多时候都处于异化状态。这种异化的本质就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有用性”逻辑,在这种逻辑之下,经常会发生“工具”与“目的”的错置。比如,大学教育体制中的绩点,本来只是一种测量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却变成了学习最主要的目的。

    (3)矛盾与分裂。一方面,个体意志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神圣地位,“为自己而活”“实现自我价值”“我是我的唯一主宰”已经是普遍共识,同时更是人生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总是体会到个体意志的受限状态。理论上的无限可能性和现实中的有限选择权同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使得现代人陷入一种高度“分裂”的状态:观念的高度伸展与现实的极度蜷缩。

    2.

    生活的意义为什么消逝了?

    (1)传统:彼岸世界的寄托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指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最大差别就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团结的类型和形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涂尔干将现代社会来临之前的社会团结称为“机械团结”,将现代社会的团结方式称为“有机团结”。相对于同质性的机械团结,现代社会形成了基于职业的、异质性群体为主导的“有机团结”的形式。

    在机械团结的社会中,“生活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无须思考的“先验性”问题。生活意义的安放,要么在血缘伦理与家庭伦理之中,要么在奠基于神圣性的政治伦理之中——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序列中,个体与天下分别处于两端,而中间则是“家庭”与“国家”这两个维度。

    无论是宗教的神义、政治的忠义、家庭的孝义还是伦理的道义,生活的意义都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身外的种种“价值域”之中。

    (2)自我:日渐空心的载体

    现代人在试图将终极意义从宗教天国、君主神圣和祖先崇拜这些“身外之物”上卸载,并以自己的肉身和生命来独立承载意义的时候,却也面对着各个领域的急速“祛魅”。于是,现代人普遍面对着两种现实困境:一种是在生计与“内卷”中眼睁睁看着意义消逝,另一种则是试图在个体生活中找到意义,却充满疲惫、无力与迷茫。被加载了终极意义的现代个体,在日复一日的循环中,逐渐被冲刷成了空心状态。

    (3)意义:无处安放的迷梦

    现代人遇到的与其说是“意义消逝”的难题,不如说是一场意义无处安放的迷梦。所谓“在路上”,其实有两种解法:其一,“在路上”的每一刻就是意义本身,这种理解实质上已经将终极意义从一个形而上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形而下的问题,其二,“在路上”描摹出了现代人的普遍命运,即始终走在寻找意义的旅途上,或许就是意义本身。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思考的并不是“生活的意义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而是“生活的意义何在”、“生活应该有意义吗”这样的“前置性问题”。

    【写在最后】

    1.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书名《谁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非标准答案》,一语中的,直击要害,还带着一股剑锋出鞘的冷峻。

    作者举了他到医院就诊的实例,每个“当事人”都在说“这不是我的问题”。事实上,无论是职业还是生活,“这不是我的问题”是我们现代人经常会使用或者会面对的高频句式,我们既会被它堵得气血上涌而困顿无奈,又会用它寻求自保并卸掉责任。

    作为社会学家,作者是理性清醒的。他认为,当我们发出“这不是我的问题”的呐喊时,我们或许并不是在推卸责任,而只是讲出了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

    2.

    之前很少关注社会学。看了作者的这本书,才知道社会学研究的是“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也这是为什么社会学有时会给人无力之感的原因,因为很多时候它并不轻易给出标准答案,更不轻易给出“解决方案”。

    作者说,“社会学不是拆解社会现象的学问,而是关心现代人究竟置身于一种什么样的既无法逃脱又不完全自知的处境当中。” 他坦陈,本书只尝试在“为什么”层面给出自的回答。至于“怎么办”,则是每个神圣个体的自我选择。“是谁出的题这么地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其实,哪里有什么正确答案,我们不过是在寻找在现代社会中安放自我的方式罢了。

    借用作者的话,“具体而不抽象地活着,是社会学给我们的慷慨馈赠”。

    3.

    作者探讨了15个社会热议话题。开卷的第一个话题-----”空心时代:生活的意义为什么消逝了?”,一下就让我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所以我主要就这个主题的相关内容做了些撷取摘要。

    同时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对我还是有所冲击,能够引发更多思考的。

    比如,在分析游戏成瘾现象时,作者说,沉迷其实是现代个体的普遍状态,或者说它是人性中的内核部分。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声讨游戏成瘾,说到底是因为“游戏”耽误学习,同时又没有“实际用处”。这是一种典型的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的理解方式。作者认为,以游戏为主题内容的互联网虚拟世界为现代人“不受伤害”地“舒展自我”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在游戏世界里,不必遵循现实生活中的理性”,以谨小慎微、权衡利弊来求取行动本身的最恰当手段、最小成本及最大收益。匿名化的游戏机制、短平快的游戏节奏、高度仿真的游戏设计,恰恰成为现代人“应然自我”的完美栖身之所。所以,不能一味地“堵”。究竟怎样的方式可以将现代人拉回并使其沉浸到真实世界之中?才是防“沉迷”的底层答案。

    比如,为什么跟风旅行成了现象,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得不去的远方”?“我来过”这个动作和行为本身,就已经构成了跟风旅行者内心深处定义的意义。拍照是在对内心的那个“自我”说:我来过,这就是意义,生活中还有我能支配的部分,因为是我决定来这里的。而拍照后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则是对生活世界的某种宣告,这意味着自己的生活及其意义被看到和被认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读本书】《谁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非标准答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br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