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安全思考

作者: dfqin | 来源:发表于2017-05-02 14:18 被阅读132次

见过一些系统和应用在裸奔,也见过一些简单的应用设计了极其复杂的安全机制,不仅团队成员很难掌握,而且还影响到业务开发。所以我经常会想,什么样的网络请求才是合理的?

  • 一个APP或者网站,怎么区分当前用户是谁呢?我可以在请求参数里附带UserID,通过UserID我可以知道返回什么样的数据或者展示什么样的内容。这时只要我在请求时修改一下UserID,就能看到其他用户的信息了,别笑,这样的系统确实存在,只在登录时确认了下UserID。
网络请求时序图 .png
  • 当然能犯这么低级错误的比较是少数,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有些系统每次请求都附带了用户名和密码(加密后的也可以直接使用),这样你不知道别人密码 ,很难冒充别人请求了,但是这种设计依然很差劲,即使你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加密的,每天这么传来传去也不合适,传输过程中随便有人抓个包,拿到你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冒用你身份了,关键还要把用户名这么重要的东西存储的客户端。
网络请求时序图.png
  • 于是有人更进一步,通过登录请求返回一个token,这个token有一个有效期,这样后面所有请求都通过传递token标识用户身份。虽然登录请求时依然要传递用户名密码,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传递token还是安全很多的,毕竟可以有很多token失效策略用来提高安全性。当然token可以像上面改UserID一样被暴力试出来,尤其是量级很大的应用,所以UserID+token比单纯token被试出概率低很多。目前很多应用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虽说可以被抓包,毕竟这个门槛还是很高的,当然前提是你不要轻易连接未知WIFI。
网络请求时序图 (3).png
  • 怎么可以不怕被抓包呢?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给请求加一个验签,简单说就是每个请求都加一个签名用来证明是你发出的请求,而不是恶意第三方。最常见的一个方法就是根据请求的参数生成一个签名附带到请求中,那么即使有人抓包拿到了你的请求,他也很难冒充你去发请求,因为他不知道签名生成策略,而拦截到的签名,通常也都跟时间戳相关,所以也很难再继续使用。例如下面的截图,是哔哩哔哩APP的请求,如果你觉得现在你就可以自己直接发请求去拉他们数据,那只能说你图样图森破,仔细看一下它的url:http://api.live.bilibili.com/AppNewIndex/common?_device=android&appkey=1d8b6e7d45233436&build=505000&mobi_app=android&platform=android&scale=xxhdpi&ts=1495789431&sign=cb2bd248088aee941a0a8f5d75fbb091 看到后面那个sign=xxxx了么?这个就是延签,你不知道它的生成算法,你的所以请求它都不鸟你的。当然也可以把所有数据都加密,抓包抓到的就是一堆乱码。目前主流的网络请求基本都是采用这种策略。攻击者可以通过分析前端代码或者分析反编译后的客户端代码,获取加密或者生成验签的算法来破解这种安全方案。
image.png
  •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使用https,它能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实安全的。尽管有中间者攻击,但是只要客户端验证服务器证书,就可以很容易识破攻击者。浏览器默认可以验证CA签署的证书的,自签名或者攻击者的签名,浏览器会有安全警告。手机APP的话需要自己实现证书验证步骤。各方面来讲,https还是很安全的,目前各个大厂都在推https,如果说缺点的话,那就是可以通过抓包工具分析请求,上面说了可以防止中间者攻击,但是用户安装中间者证书并且信任它那就没办法了,并且通常场景https都是单向验证,那么如果接口设计不合理,攻击者就可以通过直接发送请求完成攻击。
网络请求时序图 (6).png
  •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把5和4组合使用,达到类似于双向验证的效果来提高安全性。那么这种方案唯一的攻击入口就在于破解4中提到的加密算法。
  • 前端代码通过混淆实现算法保护,android也是通过混淆对java代码进行保护,不过它的反射机制暴露了每一个Activity,给破解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所以为了提高安全性,很多Android开发者都把一些核心算法的实现放到lib.so中实现。放lib.so中就很安全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是它把破解难度提高了很多,它是ELF文件格式,通过工具可以拿到汇编代码,尤其android中native方法名不能混淆,也暴露了默认C/C++实现的函数名。不少Android应用仅仅通过lib.so获取字符串方式隐藏加密密钥或者特殊code,这种方式破解难度就更低了,找到特殊关键字直接从汇编代码中搜索,更有甚者破解者直接写代码调用你的lib.so获取结果,可以看下面的截图,是默认JNI的例子生成的so反编译后的结果。为了再次提高安全等级,就出现了加壳技术。IOS程序就是加壳后的ELF文件,如上分析Android做了这么多工作才达到了IOS的安全程度,这也是为啥大家都说IOS难破解,当然加壳后也不是绝对安全,大家应该经常听到脱壳技术。梆梆和360都推出了针对Android的加固服务,但是很快就被安全爱好者脱壳并公布方法(当然它们肯定会推出新的加固方案),所以安全没有绝对的,就看你要做到什么地步了。下一篇我会按照上述思路实现一套网络数据安全方案。
image.png image.png

相关文章

  • 网络数据安全思考

    见过一些系统和应用在裸奔,也见过一些简单的应用设计了极其复杂的安全机制,不仅团队成员很难掌握,而且还影响到业务开发...

  • 网络数据安全

    网络数据安全是我们一直所担心的,互联网广泛普及的今天网络安全更是尤为重要。网络安全这个概念相比大家都是一种陌生感,...

  • 技能tree

    iOS 1、网络通信:socket、网络协议、request 2、安全方案:数据加密、传输加密、代码安全 3、数据...

  • 数据安全

    网络安全(数据安全) 相关概念 安全的原则在网络上不允许传输用户隐私数据的明文在本地不允许保存用户隐私数据的明文 ...

  • 数据安全是否能成为下一个风口

    前言: 2021年定义为中国的“数据安全元年”,《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网络数...

  • 送给正在尝试踏入网络安全行业的小白

    简单了解网络安全 说白了,网络安全就是指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被破坏。而我们从事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安全工程师,...

  • 一个简单的Android Native(C/C++)网络数据加密

    前一篇文章写了关于网络数据安全的一点思考,里面有提到一些安全策略,为了防止被轻易破解,Android通常需要把核心...

  • 数据安全之MD5加密

    一、数据安全 数据本身的安全(现代密码学) 数据保密 数据完整性验证 数据双向认证——网络传输:三次握手,大...

  • 网络安全导论

    网络安全概念 概述网络安全( network security )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 (一)爬虫综览

    一、网络数据采集 涉及内容:数据库、网络服务器、HTTP协议、HTML语言、网络安全、图像处理、数据科学等内容。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数据安全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ec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