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写了一篇工作报告,被领导秒毙,内心受创暴击一万点。
事情缘由是因为员工工伤仲裁案件,公司涉及到赔偿问题,需要我写出一个专题会议纪要,我自认为事情的原因,始末,已经写得很清楚。
那一天我什么事也没干,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在报告上,这中间写文件相当的痛苦,忙活到晚上9点才回家。
第二天到公司仔细阅读,竟发现写得相当不错,于是让部门负责人审阅之后,就自信满满的直接发给公司大领导。
大领导几乎是秒回,退件。
接下来的一整天又是什么也没干,我调出来与之相关的资料,仔细研究。然后重新修改内容。这样的报告我与我们部门负责人的理解是一致的,我们认为既然是会议纪要,肯定是着重重点内容汇报。
另外我又求助综合部同事,再修改之后的基础上,我们又兵分两路。
我重新写了一份,我们综合部同事又帮我写了一份。
自然我的写作方向还是总结性交代事件,突出重点以及会议决策,而我们人事的那份报告,是详细的回顾事情原因,过程及会议决策。
决定递交给大领导那一瞬间,我选择了放弃自己的初稿,将人事的报告递交了上去。
几分钟之后,大领导回复要的就是这个意思,明天他修改过后重新发给我。
那一刻,紧绷的精神松弛下来,压在身上的担子也卸了下来,随之而来的是失落,无比的失落。
同事说:“人事部门经常写会议记录,会更加了解领导想要什么样的报告,不要拿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比。”
这一句话也许在前几年会给我很大的安慰,但如今不同往日,我已经写了100多万字,输入输出了四五年,别人不清楚,可我在清楚不过。
那天下班,说不出来的失落感,这种失落又一次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写了100多字,我竟然一份报告还写不明白,我是不是真的不行,我算不算是虚张声势的优秀,演讲堆积起来的那一点光芒,随着日后的工作接触,实践,才发现不过是一种虚无,自我怀疑再次涌上心头。
我明白在职场中,公文写作能力和自媒体写作是不同的,而我这些年的写作经验,显然在职场报告中行不通,如果说共同点,条例清晰,逻辑连贯,表达明确,也许这是相通的。
而曾经写的字,竟毫无用处,如同熬过的许多夜,翻过的许多书,毫无用处一样。
我想每个人在某个阶段都会惶惶不可终日,明明已经非常努力了,为什么结果却差强人意,为什么做什么都不对,都不行,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新东方董宇辉最近很火,很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他的直播间里看到了诗和远方,明明卖的是产品,却字字不提产品。
而就在不久前,他已经提出离职,对于未来他是迷茫的,做了多年老师,依然在严重怀疑自己的价值,好运就如同他所说:厄运向你袭来的时候你没有躲,有一天好运就会撞个满怀。
他很幸运,在众多主播中,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下午阅读卢璐《三十几,来得及》,这是一本以女性独立成长为主题,又偏励志书籍,算是我看过非常不错的一本书,既常规,又某一瞬间被点醒。
有时候,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别人轻轻松松写了几年,就可以出书,就能够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而自己却不行,直到我看到作者说,自己已经写了700多万字,不得不为之震惊。
为什么别人可以,你不可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我写的太少,计较太多。
有时候会怨天不公,为什么我吭吭哧哧写了几年,上百万字,没有任何收获,而别人就可以。事实告诉我,别人在这个期间,付出的辛苦可能是我的几百倍。再或者是善于思考,总结,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
写作,没有捷径,只能一直写,大量写,坚持写。
为什么要写作,不只是通过它想要实现什么,更多的是梳理自己的工作,生活。我自认为已经很努力的去做,做了很久,始终看不到希望时,心里难免会焦躁,难过。
就如喜欢一个人一样,我对你这么好,我希望你以同样的方式回报我,当我得不到这些回报时,就会寻找各种理由来责怪对方。
如果真的喜欢,非常非常的喜欢,我想会甘愿付出,或许我的喜欢太轻了。
在焦躁中摆平心态,我知道之前的写作不少是自嗨式的输出,因为写作而写作,而不是因为思考而写作。调整自己写作的目的,我准备重新出发。
在一次次梳理,修整中,我更加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成为一个有专业深度,有知识广度的人。
3月公司两个部门合并之后,我的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过掉以轻心,也有过力不从心,与同事之间的协作,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似乎都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当我一点点的梳理清楚工作,的确看到自己专业知识的缺乏。
既然公司提供专业知识库,我就应该好好利用这块资源,在半年内将知识补充上来。当你专业能力不过硬,在客户面前会露怯,同事之间奇妙的关系,就更不用多说了。
其次就是知识的广度,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停下来更新自己,就是希望除了工作本身外,能够多了解一下其他方面的知识。
目前了除了写作,阅读外,我还在每天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
原先我一直在写作上努力,在公司的小组讨论中,我明显觉得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要弱许多,于是,我便制定了朗读计划。
每天早晨6点左右起床,早晨起床阅读,晚上回家写作,每天的生活已经规律且有秩序,阶段性的质疑自己,又阶段性的自我打气,时而人生充满希望,时而又昏暗无望,我想这才是生活的常态吧。
越过临界点之前,无疑不是在考察自己的耐心,信心和决心,加油,总有一天工夫不负有心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