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哪几种不同目的?
什么是事实性信息、思维性信息和程序性信息?
——「 学习方法」综合阅读解析2。
上篇说到,“发生改变”才算是学习,单纯的看文章、听课、阅读……其实并不是学习。而且,“学习”这个词包含一系列的行为,大家不要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获取信息”上,而忽视了其他的环节。
咱们还把学习比喻成购物。它们很类似,都要投入大量的钱、时间和精力。
再复习一下,学习与购物都需要哪些步骤呢?
- 明确目的:为什么要学/买?
- 筛选内容:要学/买什么?
- 选择方式:在哪学/买?怎样学/买?
- 开始学习/购物
· 获取信息
· 理解信息
· 处理信息 - 实践与迭代
大家在学习时,可以按照购物的步骤来梳理一遍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在哪里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哪里还需要补足和提升。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详细解析每个环节。
1. 明确你的学习目的
购物前,我们通常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买东西”,即有明确的购物目的。
学习也是一样的。
《学习的艺术》一书中,将学习目的分为四种,分别是「 预防型学习 」、「 补救型学习 」、「 拓展型学习 」和「 创造型学习 」。
预防型学习:
为应对现在及未来的日常生活所进行的学习,内容大多是常识性知识。我们学习基础科学、人文道德、社会伦理、生理健康……从小到大的全民义务教育,都是基于这个目的。
补救型学习:
在当前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所进行的针对性提升。例如,全家即将移民到国外,孩子临时需要高强度学习外语;工作中不会写ppt,临时学习ppt制作技巧;被委任在大会上发言,临时研究演讲技巧等。
拓展型学习:
想掌握之前不了解的新知识,扩宽视野、眼光和见识,综合提升个人能力和思想高度的学习。目前市场上的知识付费产品,很多是针对这种学习目的,例如大咖开设的专栏、听书软件、付费社群等。
创造型学习:
不满足于学习他人经验或现有知识,积极主动的自行去追寻未解之谜、寻求真理等,大多会产生一个附加结果:创造出新的知识。这种学习已经迈入了艺术创造、科学研究和发明领域,超出了一般人的学习范围。
创造型学习离我们普通人比较远,大家重点关注前三种即可。
所谓“防范胜于救灾”,简单来说,预防型学习就好像消防员学习和演练救火知识,补救型学习就好像去火场救火,拓展型学习就好像除了救火之外,还要准备着救灾、救树上的小猫等……
不同的学习目的,最终的“改变”不同,使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同。在学习前,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2. 筛选学习内容
那么,前三种学习目的都适合学习什么内容呢?
预防型学习,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一般是学习通识知识。这些知识告诉我们世界最基本的信息,例如数字的运算、语言的含义、为什么要遵守法律、人的身体是怎样运行的、为什么有四季、水开了为什么会冒热气等等……有了这些信息,我们才能认识、理解、解释这个世界,平静的生活在这个世界。
对这种学习,我们无需花费太多的精力在筛选内容、选择学习方式和获取信息环节上,自有社会权威的机构提供给我们。
但预防型学习获取的信息中,包含很多的“事实性信息”和“思维性信息”,学习后可以马上应用的“程序性信息”相对较少。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应用一些提升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技巧,甚至使用一些考试技巧;努力增加一些实践机会,且不需要频繁的对信息进行迭代。
“事实性信息”、“思维性信息”和“程序性信息”又是什么呢?
将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可分为3大类、5小类:
1)事实性信息:以事实或故事的形式存在的信息。
可细分为两种信息:
· 随机信息:结构松散,彼此间几乎没有关联的信息。例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出师表》第一句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氢氦锂铍硼……
· 具体信息:有关联的叙事性或体验性信息。例如传说孟姜女哭倒了长城;进化论说人类是由猴子进化来的;通过实验观察到了真正的细胞结构……
2)思维性信息:存在于思维中的抽象信息,有时甚至很难用语言表述出来。
也可细分为两种信息:
· 概念信息:将大量感性认知抽象化,对其共同的、本质的部分进行概括,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信息。我们之前在聚焦概念的阅读法-《洋葱阅读法》阅读解析1中曾详细给大家解释过。
· 观点信息:基于一定立场,对感性认知进行的思考、概括与解读,是一种以表达者自我为中心的抽象信息。
3)程序性信息:就像执行一段固定的程序一样,包含一系列特定流程行动的信息。它可以直观的告诉你“怎样一步一步的完成”,例如我们之前分享过的“RICA阅读法”,它的执行步骤很明确:收集信息、解读复述、关联经验和跟进行动。
这些不同类型的信息,就好像我们购买的不同类型商品一样。你购买一个日用品(卫生纸、洗发水)或购买一种虚拟产品(游戏币、在线课堂、付费社群)、甚至是购买一种服务(家政、租车)等,交易、体验和评价的方法都不一样,关注重点和学习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另外,一个知识点中,可能会同时包含多种类型信息,他们并不互相抵触。一个程序性信息,可能是一组思维性信息的执行步骤组合;一个事实性信息中,也可能夹杂着很多思维性信息和程序性信息。
理解了信息的3大类和5小类,我们再回到筛选学习内容的部分。
补救型学习,是一种比较功利性的学习。我们在学校时,学的更多是通识性知识,而进入社会后,往往目标是完成具体的工作。这时候,我们会为了追求“效率”而学习,去掌握更高效的行动方法。
补救型学习的内容中,包含较多的“程序性信息”,一部分思维性信息,事实性信息量相对少一些。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对应的学习内容。
最后是扩展型学习,当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一段时间后,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目前手上的工作了,对提升效率的“补救型学习”需求就会下降,而对提升整体思维方式的扩展型学习需求更高。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学习那些更为底层的、影响更深远的知识,它们大部分是“思维性信息”。可能只占知识总量的20%,却能产生80%的效果(没错,二八法则就是其中一种),这种知识在《好好学习》中被称为“临界知识”。
哪些知识是临界知识呢?答案是,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我们下篇文章详细解释~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 在学习前,我们要先分清自己的学习目的,是预防、补救还是拓展。
- 确定了学习目的,我们可以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
- 在选择学习内容的过程中,会涉及到3大类,5种信息类型,分别是事实性信息(随意信息、具体信息)、思维性信息(概念信息、观点信息)、程序性信息,不同信息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后续会详细进行分享。
以上,认真阅读到这里,感谢你付出的时间^ ^。
按照惯例,留下一个执行清单,大家一起来完成吧~
执行清单:
- 你是否有关注“干货”公众号或头条作者?或报过付费的在线课程?这种行为是出于哪些目的呢?
- 在你最近一次阅读的深度文章或学习的课程中,获取的是什么类型的信息?尝试用5种信息类型来对应一下。
- 对于现阶段的你来说,最需要进行的学习是基于哪种目的呢? 你现在学习的内容与这个目的相符吗?
(未完待续……)
ps:完成清单的同学,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执行成果哦^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