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3211/398297c5aa9fecbf.jpg)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些年里,讲述了不计其数的童话故事,有些是成型的童话故事,有些是自己修改的故事,还有一些是创编的故事。最近由于创办偶遇故事社,不由得重新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给孩子讲童话故事?这样标题的文章很多,在参考查询了一些文献资料后,仅从自己的角度来阐述一下吧,只是一家之言,欢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简单又深刻的问题哈。
今天就先说说童话故事的前世今生,童话故事存在多久了?童话故事与人类的发展是怎样相依相随的?童话故事发展至今有着怎样的变化?
童话故事如果追根溯源起来,有证据表明,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巴比伦河埃及就已经出现了童话故事,公元前二千年诞生了印度和中国最早的童话故事,接着有了犹太人和希腊人的童话故事。在十七世纪十八世纪以前,童话、语言故事不仅讲给孩子们听,也讲给大人听。
童话是故事中的一种,很多很多的童话来源于很早很早以前,而非现代人智性创造的故事,童话故事都是被那些智慧的人讲出来的,古老的时候也许是讲给大人听的,因为在那个时刻,人类更接近精神世界,现代人更智性。这类故事也被称为“原型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3211/5f1f9f88d04a225f.jpg)
这些童话故事在描述着人类的故事,是人类的灵魂在他们的旅程中经历的东西,也是人类从远古到现在以及迈向未来的旅程。
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和人有了精神意识分不开的,但是这种建构起来的意识一旦离开了无意识的土壤,就会变回失去生命了。
“我们获得了太多有关太阳和雨水的知识,甚至丧失了对太阳和雨水的感受力。印象派作家莫奈很好地表达了这一点。他说:“我多么希望自己生来就是一个瞎子,而后突然获得视觉,这样一来,我就能不知眼前看到的东西原本是什么,而开始作画。”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3211/8928dd2afb6966a8.jpg)
人类在进化的历程中发展出不同的能力,现代人发展的是逻辑思维,通过思考追寻知识,思考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600年,伴随着哲学的诞生,思考渐渐取代了精神的图景,人类变成了一种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生物。
整个人类的发展被浓缩在每一个人类的个体,可能有人把它看作是从民间智慧继承而来,或者认为它是在人类获得的知识里,实际上是在人类不断进化中获得的潜意识里。因而童话故事不仅仅是客观图景的体现,也是主观经验的描述。
现在有一些的童话故事可能和最早之前的童话不太一样了,人们做了一些调整,出现了“面目全非”的童话,一些故事场景甚至主要的故事情节都发生很大变化,可能改编的作者想通过童话故事达到某种教育目的,加入了主角内心很多的心理变化描写,又或者是基于现代生活的时代背景觉得久远的故事“发霉”了,添加了现代生活的气息。总之从一些改编过的故事中已经读不出原有的故事原型。
其实孩子是拥有无意识的精神状态的智慧。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不会区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在成人看来无生命的事物,在儿童眼里却是活的、有意识的。如童话中的太阳、月亮、动物、植物,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能讲话。这是儿童自然的精神活动,而不是理智的思维活动,形象化的童话世界与儿童的意识相吻合,每个孩子都带着巨大的疑问来到人世:作为人的意义,他们不需要智慧的答案,而是非语言的,孩子从一种图景式的描述得到这些答案。因此童话就是儿童真实的世界,它比真实的还要真实。
如果我们无视孩子无意识精神的智慧,任意改编童话故事,可能就会把童话中最有营养的部分摘除掉,而只剩下一些残羹冷炙了!保留住童话中原本的人类智慧,让故事之光照亮孩子的童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3211/415d97f260f57ad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