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自我拯救的故事——奇迹的诞生

一个自我拯救的故事——奇迹的诞生

作者: HEYDAY | 来源:发表于2020-10-09 16:09 被阅读0次

小时候便听了很多遍《鲁滨逊漂流记》,但是却迟迟没有去阅读过。借着这个国庆,倒是终于一睹这本十八世纪欧洲的经典之作的风采。在真正翻开这本书之前,我的好奇心在于,鲁滨逊到底是如何一个人度过孤独又充满危险的漫漫岁月。我总希望自己能从中感受到力量的传递和心灵的洗礼。幸运的是,这样一部经典名著没有让我失望。当国庆短短的假期回来,在我一个人上班下班的三四天日子里,这部二十万左右的小说给了我心灵的慰藉和人生的启示。

我从小似乎就不善交际,尽管我的天性中有一大部分是属于外向开朗一型的,但是很奇特的是,我的心灵在封闭狭窄的成长之路上练就得越来越敏感甚至脆弱,以至于我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的性格到底属何种,总之比较复杂。为此很多时候我并不喜欢交际,没有结交欲望也没有结交目的。有的时候,我总觉得交际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时常幻想到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小的时候天真地幻想过自己住在环山傍水的小茅屋里,如今,却早已失去这样的勇气,现实也绝不允许。

曾经读过梭罗的《瓦尔登湖》,梭罗一个人独居的意志和思想的深远阔达总是触动着我,让我向往却又望尘莫及。我以为这样的独居生活已经足够震撼,惊叹梭罗的智慧和意志。但是如今读完《鲁滨逊漂流记》,让我有了一个更触动也更让我震撼的主角,鲁滨逊的荒岛生存让我意识到的不再是一个像梭罗这样伟大的思想家的独居意志,而是一个普通人类的智慧和意志。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绝不是因为我们会说话,会表达,而是因为我们懂思考,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的思考会深刻到连自己都无法想象,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意志力,当绝境没有来临的时候,绝对不要轻视自己的意志力。人类,或者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特的奇迹。

01心灵的渴求超越对生死的恐惧

鲁滨逊的青春应该是最典型的青春。优渥的生存环境,可以保证一帆风顺的未来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坚硬的羁绊。他像大部分年轻人一样,自信而充满了活力,目空一切,喜欢未知的风险和艰巨的挑战。而大海成了他心底里最深的向往。可当他终于有了机会靠近大海,实现他的航海梦想的时候,大海却给了他严酷的生死考验,他几乎丢失性命。可是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人类的脾性是多么地荒诞与矛盾;尤其是年轻人,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听从理智的指导。”他在从死神的手中逃脱之后,很快便忘记了大海的残酷而重新燃起了对大海神秘的执着和沉迷。

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的个体,可是并不是每一种矛盾都是不应该被赞同的。当我们的理智指导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有所作为,而不是随波逐流追求一时的畅快和愉悦,那么这种理智的指导必然应该受到肯定。但是,鲁滨逊对大海的执着却让我为之深深敬佩。在我看来,这种执着与其说是一种鲁莽和不懂事,倒不如说这是一种对自我心灵的最诚挚的认知,与其说是一种愚蠢与无知,倒不如说是一种对自我人生的负责和坦诚。

我尤其羡慕鲁滨逊对自我心灵渴求的认知是如此的清晰。有多少人能够静听自己心灵的诉求,进而发现心灵深处最深的渴望并且付出行动呢?恐怕没有多少吧。在这样熙熙囔囔的网络时代,我们很容易就成了一个随波逐流的人,心灵的角落常常被冷落和忽视。我们活着活着可能才突然发现“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原来我想要过这样的生活。”而很多时候,就算我们发现了又很快被自己的勇气所打败,因为我们太害怕失败了。所以当读到鲁滨逊在遭遇两次航海失败后依然义无反顾登上了驶向大海的船只时,我被深深地折服。

我想,鲁滨逊在义无反顾的抉择时,应该总是会感到孤独的吧,可我想对他说,“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02生存的本能激发强大的意志

    而在我的观念里,鲁滨逊没有失败。他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荒野求生的奇迹。尽管鲁滨逊在他的日记或者说在他的叙述中不断强调自己的愚蠢和无知最终导致自己如此悲惨的失败,但是我却要说,这是一种巨大的胜利,创造了属于人的意志的光辉的胜利。

人的精神意志是一片宽广深刻的领域,你永远无法想象一个人会强大到什么地步,或者懦弱到什么地步。余华的笔下曾经描述一个在文革时期万念俱灰的人物,他用钉子自己动手一寸寸敲进自己的脑袋上以结束自己生命。我始终觉得这是现实生活中也会发生的,当一个人的精神崩溃了,肉体上的任何疼痛似乎都可以忍受甚至消失殆尽。同理,当一个的精神意志强大起来,任何奇迹都再是妄想胡说。像鲁滨逊这样一个人经历海难流落到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存下来并且持续了三十五年之久,便是人类的精神意志的强大的结果。

借着第一人称的形式,读着小说,就像坐在荒岛的一个角落,看着鲁滨逊一个人如何从一个一无所有的难客到一个拥有了整个小岛一般的庄园主,内心的激动和趣味无以言表。

到底是什么支持了鲁滨逊作为一个受难者却开始了一步又一步的自给自足的生存?我想,那必定是生存的本能。

当汹涌的海潮和恐怖的急流将他带到那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时,他像所有普通人一样会恐惧,会绝望。但不同的是,他从未产生过一丝轻生的念头,他的绝望来自于外在的苦难,而不是内心意志的崩塌。他依旧想要生存,于是他胆战心惊地在树枝上过一夜,他无所适从地在荒岛上巡视,他惊喜地发现了船只和上面的各种对他日后生存有极大用处的物品。当我看着他一趟又一趟地搬运物资,在水流中勇敢地护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禁想要跟他说一句“加油”。

而令人惊叹的是,鲁滨逊在没有人可以跟他说加油的情况下,建造自己的房屋,建造自己乡间别墅,学着编造箩筐,学会圈养羊群,学会制作蜡烛,学会种植谷物,学会制作面包……鲁滨逊称这些为“工作”。当我首次看到“工作”一词,我立马被折服。当一个身处几乎绝境的人,要有多大的求生意志才能一天天安排妥自己的工作并付诸行动的?可见,无论外在的客观条件是什么,主观精神意志才是永远关键的主导力。

  03感恩之心生发于精神的痛苦之中

三十五年,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我想了想自己,三十五年后,我就要退休了好几年了,对我来说,这大概就等同于半辈子了吧。我虽然曾经遐想过一个人依山傍水的生活,可是我不可能去做,也完全做不到。梭罗去做了,但是他并不是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去做的,他依然会与三两好友一起把酒言欢。

鲁滨逊却不一样,他是与世隔绝,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说话也最多只能是自言自语了。人是群居性动物,当他被隔绝之时,他的表达欲望将如何发泄,他的被承认、被理解的需求又如何满足。这些对于精神的通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如我们理解到的,就算他凭着强大的生存意志在小岛上过起了独居生活,他依然是一个需要精神慰藉的人,他的情感创伤需要被抚平,他的情感空洞需要被填补。

当他无数次为自己的遭遇感到痛苦万分的时候,他学会了与上帝对话。一部《圣经》成了他精神的支柱。虽然我并不了解上帝,也不了解基督教。但是据我粗浅的认知,与其说是与上帝对话,倒不如是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对话的最终目的是让内心变得柔软又强大。鲁滨逊在对话中渐渐生发出了一颗无比温暖的感恩心。他说:“我已经学会多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去想自己所享有的,少想所缺乏的。”“我们之所以感到缺乏和不满足,是一位我们对已经拥有的东西缺少感恩之心。”朴素的语言阐述了简单而常见的道理,可是正是这样的道理,才让鲁滨逊在独居的生活中始终能够以一颗强大而乐观的心志。

越简单的道理,反而越容易被我们忽略,所以才需要我们不断地反省,不断地与自己对话。因为迷失大概是我们每个普通人最擅长做的事情吧。

看到很多网友评价《鲁滨逊漂流记》好玩有趣,甚至觉得应该将这样一个故事做成一个游戏软件。我个人看到更多的却是一个普通人类如何在绝境中与自己对话,和解和进步。这是一个严肃的自我拯救的故事,当自我拯救成功之后,便是一个奇迹的诞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自我拯救的故事——奇迹的诞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il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