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认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食物营养、生活方式、卫生状况、气候环境、体育锻炼、精神状态、嗜好习惯等等,但在这些因素中最基础、最主要、最根本、对寿命长短、最有影响的仍是食物营养,所以说营养是生命和健康的根基。
生食效果好,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近些年来,国旅人开始流行吃西餐,生猪肉、生牛肉、生蔬菜等纷纷成为开胃菜。人们还把生食作为抗癌的手段,称为“生食疗法”。
从营养学角度讲,生食最大的好处是维生素没有遭到破坏,但遗憾的是蛋白质、淀粉吸收差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讲,很多食物受环境污染的影响,生吃并不卫生,反而可能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不建议生吃。
1,生吃蔬菜
西方的家庭厨房里几乎见不到用来炒菜的铁锅,他们都是把新鲜绿叶蔬菜买回来后,大都做了沙拉生吃,科学验证,加热处理的蔬菜维生素c含量要减少50%,维生素b要减少25%,其他维生素也会或多或少的遭到破坏。在西方国家蔬菜基本都是生吃的,而在我们国内可能不适合。我们知道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施肥、喷农药,特别是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直接施肥的蔬菜,常会受到寄生虫卵、细菌等的污染。虽然蔬菜通过浸泡、清洗,可以冲掉一部分致病菌、寄生虫卵,但是安全性始终不如熟食让人放心。
2,生吃海产品
沿海城市有吃生鱼、刺身的饮食习惯。为了追求生吃的独特风味,不少人感染上寄生虫,例如由于部分河流的淡水鱼受到肝吸虫囊蚴的感染,吃生鱼就有可能感染上肝吸虫病,据调查广东的肝吸虫病平均感染力为16.3%。
所以倡导大家不生吃、半生吃毛蚶、牡蛎等海产品,食用牡蛎应煮熟䎞透后食用。
3.生吃牛肉
除了大米、小麦和一些豆类不可以生吃外,其他的食物都可以生吃,当然包括牛肉、猪肉。不过牛肉需要加热到60度其蛋白质结构才能变得松散,有利于消化吸收,所以在国外牛排基本上只要三成熟就可以了,而生吃牛肉时同样要强调其环保和卫生标准,如果不能肯定是否严格达标,最好不要生吃。
《黄帝内经》强调,肠胃功能比较弱的朋友,尽量不要选择生吃,以免加重肠胃的负担,生吃蔬菜要注意营养、健康和卫生的统一,提防“病从口入”,在生吃瓜果蔬菜时,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通常可在瓜果蔬菜经水冲洗后,再用开水浸烫几分钟,或者用清洗消毒剂清洗,凉拌蔬菜时,加上醋、蒜和姜末,既能调位,又能杀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