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12岁孩子缪可馨轻生的6月4日,已经整整过去了12天。随着各种社会热点的出现,女孩的事情似乎已冷了下来。而网上的评论也逐渐由“老师正能量”变成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作文抄袭”……似乎又颇有“反转”的迹象。
这些真的很无趣。我也早说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的确有问题。但是,即便承受能力再差的孩子,如果没有过分的打击、刺激,便会无缘无故跳楼吗?
“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也确实涉嫌抄袭,但这却不是袁老师发现的。她的批语是“传递正能量”而不是“抄袭”。如果说,老师能指出这段话来自百度,我们可以说这种做法叫做“批评”。但是,老师把如此精华的一段话却给出了一个不知所谓的“负能量”的评价,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就是“打击”或者“侮辱”?如果说,老师认真读了作文再给下评语,我们可以说这叫做批评,可她老人家连西游记作者“罗贯中”如此大的谬误都没看出来,这能叫“批改作文”吗?
我很不理解,一个12岁的孩子莫名其妙的跳了楼,这个时候公安部门不是必须介入对违法者的调查了吗?怎么么媒体却一窝蜂地都去关注受害者而不是违法者呢?
其实事情的疑点也不外乎以下几点,如若弄个水落石出,反而更能洗脱袁老师的嫌疑:
一、补习班。袁老师到底办没办作文补习班?收费如何?教师在课外办补习班,是教育局明文禁止的。袁老师称,她的补习班是由“家长提议要求”,而且是“非正规补习班”,难道“非正规补习班”便不是教育部门禁止的了吗?按她的逻辑,如果有“家长提议要求”袁老师把课堂的知识留着在补习班讲,袁老师是不是也会照做?
二、缪可馨跳下去以前,还站在栏杆外面的时候,身边是有两名同学的。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两名同学为什么在她跳下去两三分钟之后,既没有立刻呼救,也没有进教室报告老师的问题。
我就想知道,后来学校配合警方调查的时候,所有学生(当然包括这两名同学)都说,“什么都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有监控记录的情况下还撒这个谎的?为什么校方和警方得到“不知道”的答复便中止了询问,而不是拿出监控指责这两名同学撒谎呢?
三、在缪可馨跳下去以后,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救护车才到;同时,在缪可馨跳下去以后,过了半个小时左右,缪的家长才得到消息。这消失的半个小时时到底发生过什么?
而且,缪可馨家长得到学校通知后往医院赶的路上,给袁老师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这期间袁老师在做什么?
等缪可馨的家长到医院的时候,校方却又直接告诉他们,孩子已经送到殡仪馆了……这不符合逻辑,真的!
四、袁老师称当时自己与缪可馨说话时语气平和,没有批评她也没有打骂她,而且缪可馨文上的红叉、波浪线、横向线等,袁老师称这些都是“缪可馨自己”画上去的。
但是,从媒体曝出的作文图片上来看,所有的红叉、波浪线、横向线的颜色都和“传递正能量”这五个字的颜色更接近,而下面重写的作文用的红笔的颜色却明显更深一些。这如何解释?
五、据澎湃新闻报道称,针对袁老师是否动手打了缪某某一事,联合调查组共走访45名班级学生、3名校方老师,未发现当天课堂中存在辱骂、殴打学生的情况。可为什么却有袁老师十一年前的学生站出来说“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打人”、“拿书、教棍、三角尺打”、“还特别喜欢嘲讽学生的作文”……这又如何解释?
查查这些,比调查女孩是否抄袭显然更有意义。
一个小生命已经离世了,还不能多少唤醒一点良知吗?
我觉得,如果没有家长一味的顺从,也养不出这么多畸形的教育。在那些家长群里有几位家长能硬着头皮提出自己的想法?他们连刚死了一个孩子都能去齐刷刷的给老师点赞!
为什么有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变成了袁老师?因为她们要打造一批所谓的“好孩子”,一批会考试的好孩子。
我不知道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才能允许一些不一样的想法。还记得皮皮鲁和鲁西西吗?如果自己的孩子没有成为千篇一律的兔子,就是错的?没有附和老师,自己的孩子就会被不公平对待?
知识固然重要,但基础三观却更重要!老师们、家长们,你们自己有正常的三观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