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要真想帮他解决问题,首先得明白:这是他的问题。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会掉进一个陷阱:在沟通的时候,分不清彼此的边界。
2、 我们每个人都有共情的能力,看到对方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难过;看到对方受伤流血,我们大脑中也会有疼痛感;看到对方笑,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快乐……这些都是共情。只要遵循内心的感受,帮对方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他就会感受到自己“被看到”,就会更愿意跟你进一步聊下去。
3、 有时候,我们共情,其实就是为了显得自己能共情,我们所谓的倾听、尊重,只是想让自己“扮演”一个善解人意的角色。这些微妙的差别,虽然很难被言说,但对方都是会感觉到的,它会影响沟通真正的目的。
4、 “不带预设”,就是不含任何“我”的价值判断,引导别人说出他自己想说的话。苏格拉底把自己的这种方法称为精神的“助产术”。
5、 因为你告诉他答案,和他自己找到答案,结果可能会是一样的,但是效果截然不同。一个是被动地接受,让人觉得,“这是你硬塞给我的事”,心里难免会有逆反情绪;一个是主动地发掘,让人觉得“这就是我自己思考出来的答案,是我自己的事”,这样他会更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