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北行,是娃爹回归杭州之后的一件大事,外派工作十几年的他这下终于能“消停”了。自16年我们两人去的湘西和17年去的普吉之后,18-19-20足足三年未有同行,所谓这三年的旅游,其实都是我带着娃去探亲——找爸爸。说走就走,简单的做了一些攻略,整理好行装,在21年的三月我们起飞兰州,去实现娃爹的愿望。落地后,就有地陪导游来接机,发现杭州过去的包括我们有三对夫妻、绍兴和广东的两个“光杆”男士、还有南京的一家三口、嘉兴的四位女士和长沙的两枚小姑娘。大千世界,茫茫人海,遇见是缘,擦肩是缘,陪伴是缘,离开是缘。不论结局,感恩相遇!散客团十七人就这么愉快的组成了。
头一两天,彼此之间没有那么熟,基本都是各玩各的,到了第三天起,我们身边就增加了一位来自绍兴兄弟的加入,他姓包,我随意的喊他包哥或是包兄。起因是这样的,有个景点要登山,需要费点力,娃爹爬一半说体力不支就在山腰的歇脚处等我,我慢慢悠悠的独自往上,遇到了包兄,于是边走边聊。绍兴距离杭州不远,一下子就拉近了关系,闲话中发现他家少爷和我家大姐竟然是同一届大学生,再就话匣子打开了,可怜的2020届,因某些不可抗因素导致网课了好几个月,无不是战战兢兢的上了考场。从山上下来,我和娃爹介绍了包兄,男人么,要熟络就更为简单了,打一根烟就成了朋友,吞云吐雾的两人聊了各自的工作、爱好,当下就没我什么事了,好完美。身高年龄都极其相仿的两眼镜男,娃爹白胖包兄黑瘦,成了最佳“CP”,哈哈哈,我狂笑。
一搭上线,这倆男的就开始“话痨”模式,加上大巴位置坐同排,分别在过道的他们聊天更为方便,当然,这是后话了。既然已经自来熟,我就好奇的问了包哥他的同座广东仔怎么不见了?包哥一句:他?然后有点小生气的说:还记得前一天晚上咱们自主觅食的事吗?我点点头,他继续说:在大巴上,他介绍了自己是做厨师的,见过啥啥大场面,我继续点头,因为我也听到了。包哥再一次接上话题:我想么同住一屋,就跟他一起吃好了,我一个人也没法点菜,做厨师的应该也懂吃,出来旅行找特色美食和他搭伙不错,反正都要AA的。没成想,他走过一家炒菜店看了一眼出来,走过另一家又看了一眼出来,左右都找茬,我跟在他身后好不开心,我看见你们进的那家店很干净,提议,问他要不要也一起?人理都不理我,最后撇下我自己找了一家店吃面去了…我那个窝火啊…,今天起我一定要跟着你们了。听着包哥絮絮叨叨,我笑到不行,本想跟着懂行人混,结果,没得混!娃爹也不厚道地笑了,说:在车上广东仔的高谈阔论我也是听见了,没想到实际上这么不接地气,我们找吃的都是手机上查阅过的,都是评论比较好的,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首先环境要卫生,不然闹肚子了不划算,再者价格要公道,景区么只要不离谱都可以接受。包兄连连称赞,说,对的,咱不是穷讲究,但该将就的地方也要讲究,出来玩就是图个开心惬意,不要太计较,该花的地方咱们也不亏待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7494/0d1676c1070e02ea.jpg)
所以,一番交流之后,后面的行程就从我们夫妻组变成了三人行,而这次的大西北环线也为我们仨后面的川藏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承蒙时光不弃,感谢一切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