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史铁生写的。
从小写作文,师生们常用史铁生做议论文的例子,除了记忆中知道他坐轮椅,是作家外,我对他无其他了解,我也从没那他做过写作题材。
然而,如今我却想看看他写的文章,读读他的人生如何度过。
这本书我没读完,《命若琴弦》写一篇文章我就一字不差地看完了。
故事讲了一个老瞎子和一个瞎子,一前一后地走村地方式弹琴卖艺。老瞎子和小瞎子除弹琴卖唱,除了讨生活外,还有一个目的是小瞎子的师爷,也就是老瞎子的师傅告诉老瞎子,只要弹断了一千根琴线,就可以拿药引子抓药了,继而可以看见东西,而那药引子就是一张纸上的配方。
老瞎子,先天性眼瞎,二十岁开始卖唱,七十岁才弹断最后一根琴线,那时小瞎子二十岁上下。老瞎子的师傅一生也没能去抓药,因为他把一千根记成了八百根,这样知道死去也没有算到一千根。老瞎子眼看要完成他师傅没有完成的遗愿,他最后一次性弹断了两根,他欣喜若狂地去抓药。问遍了所有的人,得到的答复是那张纸上什么字都没有写,也就是根本没有药引子。他悲痛地无可奈何。
此时,小瞎子不见了。老瞎子去找小瞎子,小瞎子在野外忍饥挨饿,碰巧老瞎子遇见了他。老瞎子似乎明白了他师傅对他说的话了。小瞎子问老瞎子,真的看见东西了吗。老瞎子回答道”你要弹断一千二百根就可以去抓药,我记错了,记成了一千根”。
老瞎子明白了。人生的苦难没有解药,坚持走下去就有了解药。”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弹好了就够了。“
“他只好再全力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他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无数次梦想着蓝天和月亮的星星。还有呢?还有什么?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的多。”
我突然觉得,老瞎子的人生不在于有没有抓到药,而在于他认真地弹断了这一千根琴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