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它和山西平遥是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
自驾日记~(13)丽江关于丽江的美丽传说太多太多,都说它是一生必来一次的地方。
我们初到丽江是下午,找了个停车场放好车,就从南门进了古城。颇有年代感的“五花石”铺就的道路干净整洁,鳞次栉比的店铺里商品琳琅满目,古城绿树红花小桥流水,好一个美丽的地方!
自驾日记~(13)丽江我们边走边看,找了一家老乡开的客栈入住。老乡客气,邀请我们共进晚餐,很久没吃到这么可口的湘菜了,我们也送了些小礼物给老乡的孩子。
晚上出来散步,游客渐渐多起来,古城没了白天的静逸,多了几分喧嚣。
热卖的“包浆豆腐”是不是我们平时做的油煎豆腐呢?
自驾日记~(13)丽江长得像刺猬15元一个的“海参果”吃起来就跟酸黄瓜一样。
自驾日记~(13)丽江饰品店铺里的耳环很有个性哦。
自驾日记~(13)丽江第二次到古城是从香格里拉回来。老乡介绍我们停车的地方是一家酒店停车场,24小时30元。酒店管理的小伙子很高兴我们驻车于此,还希望我们多介绍朋友过来,甚至对我们做饭使用的工具颇感兴趣,询问是从哪儿购买的。
停车场就在古城南门对面,两百来平方,有冷热水有电有卫,对着龙头洗头发真是方便。
自驾日记~(13)丽江沿着石板路,循着曲曲折折的小巷,走着走着就乱了方向。还在暗笑自己开着步行导航,一看旁边的游人,都是举着手机在打转转。
找到古城的精华: 木府。
自驾日记~(13)丽江“木府”原系纳西族首领木氏世袭土司在丽江的宫殿,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340多年,它是丽江地区政治、文化中心。讲述丽江木氏土司的电视剧《木府风云》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自驾日记~(13)丽江木氏土司在明洪武年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群,鼎盛时期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就曾惊叹“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自驾日记~(13)丽江木府的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革”。1996年丽江大地震后,世界银行的官员来到丽江考察,主动提供贷款帮助重建木府。1999年5月新修复的木府正式对外开放。
自驾日记~(13)丽江纳西人说起“木老爷”,就跟我们提到老祖宗一样,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余韵,还融入了白族各地方的工艺,同时又是纳西古王国名木古树、奇花异草汇聚一所的园林。
自驾日记~(13)丽江它介于皇家园林与苏州园林之间,将清雅之气与典雅富丽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纳西广采博纳的多元文化精神。
五凤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有二十四个飞檐,就象五只彩凤展翅来仪,故名五凤楼。天花板上绘的太极图、龙凤呈祥等图案,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具有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稀世珍宝。
自驾日记~(13)丽江丽江古城周围不筑城墙,据说是因为木土司居于城中,一筑城就等于“木”字加个框成了一个“困”字,无异于把“木”困住。
在狮子山极目下望,古城栉次鳞比的民居瓦房一片黛青色,宛若一幅巨大的水墨画。真所谓“北有故宫,南有木府”。
自驾日记~(13)丽江从木府出来,走到了四方街、小石桥。细细看来,家家民宿的装修都花了心思,或鲜花满园秋千摇荡,或原木结构田园风格,起的名字也是: 云栖、子墨、月满西楼、花临晚照……极尽风花雪月。
自驾日记~(13)丽江走得累了,随意找了一家饭店进去,是东北人开的。古城百分之八十都是外地人在做生意。40元一份的带鱼两人吃不完,东北人的胃是不是比南方人大很多呢?
自驾日记~(13)丽江流连了两天,丽江再见了,古城留给我们的美好是值得回味的。
自驾日记~(13)丽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