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记录下你眼中的厦门
再见,报刊亭!厦门仅剩的104座报刊亭将全部拆光!而你却不在意

再见,报刊亭!厦门仅剩的104座报刊亭将全部拆光!而你却不在意

作者: 镜夜Raindrop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16:16 被阅读77次

—“早啊,帮我来份《厦门日报》...”

—“运动回来啦,这边拿好...”

这样的对话,卧龙晓城天桥下报刊亭的亭主阿姨一天要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而这样的日子她已经经历了16年。

但到今年6月底,这样的日子就要结束了,因为阿姨已经收到了关停的通知。

2000年前后,厦门街头的报刊亭,巅峰时期达到两百多个。而现在,岛内岛外剩下的一百多座报刊亭,也即将迎来它最后的时光。

是的,厦门报刊亭,全都要拆了。

而对于即将的离开,经历了报刊亭从辉煌到落幕的阿姨说:“几十年青春都在这了,这次可能真的要说再见了。”

“6月30日前,厦门目前剩下的一百多座报刊亭即将全部拆除,本月底就要清走厦禾路上的8座。”

2002年底,卧龙晓城BRT天桥底下开始动工建起报刊亭,住在这附近的阿姨想着上下班也方便,就去申请了。

就这样,03年3月,在BRT还没有建起的年代,阿姨就已经开始在这工作,而到今年3月份,刚好16年。

这16年里,阿姨经历过报刊亭的繁华,也一路见证着这个行业的落寞。

在那个信息不算畅通的年代,大到政务,小到邻居家庭琐事,各种奇闻八卦都能在这里汇集。

每天上午,股票行情焦灼,各路大爷大妈就会汇聚于此,或捧保温杯,或拎着菜篮子开始商量对策,交流吵闹声此起彼伏。

下午放学,这里又是学生们的天地,从萌芽,漫友,儿童文学到当代歌坛,size尺码,米娜,昕薇,在没有手机的年代,这些杂志撑起了同学之间的谈资。

但渐渐的,“卖报卖刊”从主业变成了“副业”。为了生活下去,报刊亭不得已变身街头便利店:10元一个自拍杆、厦门旅游地图、饮用水、烟、彩票、儿童玩具、游戏点卡……报刊亭像一个百宝箱,甚至你想不到的小商品,都可以从三四平方的报亭里找到。

而且,位于街角的报刊亭,也成了路人问路、问厕所,换零钱的最佳求助场所...

那时候,光卖报纸,一个月就能赚个千把块,加上手机充值卡什么的,生意还算不错。从一些新闻中得知,1999年时,有的报刊亭的月收入能有5000多元,中间月收入一度过万。而现在好的地段一个月虽然也能有个四五千,但地段一般的报刊亭,一个月只有1000-2000元的收入。

“16年,青春年华都在这了,说不难过是假的。一把年纪了,也不知道还能再找什么样的工作。”

而现在报刊亭面临拆除,也让他们有些进退两难,转业的话年纪都那么大了,不知该干什么、能干什么。

而在与阿姨闲聊过程中,几十分钟时间里,来报刊亭的人,不超过10个。阿姨说,现在报纸一天能卖出十份,已经是非常好了。

不过不仅仅是这一家,厦门整个行业,都大致是这种情况

20世纪90年代,厦门第一批报刊亭建成,虽然只有5座,而且既售卖报刊,又经营公用电话,但却无意间开启了一个时代。

2000年左右,厦门全市报刊亭为68座,而到了2010年,厦门报刊亭的数量达到了顶峰——257座,主城区里几乎每一条街都有好几家报刊亭。报刊亭就这样密密地扎进了厦门人的生活里。

据了解,最开始的那一批报刊亭的经营者,大多都是十几年前下岗的失业人员,这座城市的温度通过纸张传递给了底层。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10年。厦门报刊亭的亭主们大概不会想到,远在大洋彼岸的一场发布会,如同蝴蝶扇起的翅膀一般,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年盛夏,IPAD发售,一种叫做新媒体的生物呱呱坠地。

在此后,报刊亭数量开始逐年减少,到目前全市范围内仅存104座报刊亭。(岛内报刊亭仅剩下67座、岛外海沧13座、同安5座、集美19座、湖里区范围内已难觅报刊亭的踪影)。还有数据显示,2017年单座报刊亭的年销售额仅有36302.28元,相比2007年前后的最高点11万元下降了69%。

于是,不少报刊亭要么挂出了“转让”广告,要么直接关停。而还在坚持的,有八十多岁的老人,也有刚生完孩子的二胎妈妈...

“这黄绿色为主色的报刊亭是一代人的记忆,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很多游客路过,都会感慨厦门还有报刊亭真好。”虽然现在报刊亭的生意大不如前,但也分地段,如居民区聚集的地方,每天来光顾的人倒也有不少,大部分都是附近小学的学生,再者就是老顾客了。

大部分的中小学生,还是最喜爱小说漫画类,都说时代变了,但是爱好终归还是那个爱好,终归还是有一群爱看书的孩子,哪怕是小说,都是一个难以割舍的喜好。

他们也没有支付宝,都是拿着现金,散钱来买书。一起讨论着某个小说的大结局,某个漫画是不是又更新了。

一排杂志《读者》《青年文摘》《萌芽》《花火》……亲切得像重逢青春里失散多年的老朋友。

小小的报刊亭,成为连接周边住户的纽带,固定在这里买书买报的客人报刊亭的老板早就铭记于心。虽然时代在变,买一本书网上搜一下就能买到,甚至不用买电子档也到处都有。但是对于这些习惯了纸质阅读,甚至对报刊亭有几十年感情的人来说,他们更愿意每天晨练后,踱步到老地方,买一份《参考消息》或《工人日报》再慢慢的走回去。

曾经看到有人这样形容报亭:“报亭是异乡人的首选之地,也是老居民的流连之所。”

或许,报刊亭的消失,是我们每个人的错。因为时代不同了,就算不去报刊亭还是可以买到你要的书,你要的杂志,你要的报纸。所以它消失的时候,你不痛不痒。

如果有路过,趁报刊亭还没完全消失,再多看它一眼吧!

相关文章

  • 再见,报刊亭!厦门仅剩的104座报刊亭将全部拆光!而你却不在意

    —“早啊,帮我来份《厦门日报》...” —“运动回来啦,这边拿好...” 这样的对话,卧龙晓城天桥下报刊亭的亭主阿...

  • 报刊亭

    我家楼下的报刊亭同广州市辖区内所有报刊亭的款式一样,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白色的小盒子,唯有那定期更换的广告海报和顶...

  • 报刊亭

    为了找资料,想买份报纸,结果发现记忆中的报刊亭大部分都不见了,剩下的一两间想买份报纸也没有供应,老板娘说,现在每天...

  • 报刊亭

    路过一个报刊亭。原来国外的报刊亭也是卖水卖书卖小吃,顺便代充公交卡。 家门口好多报刊亭都拆掉了。朋友说她们家附近的...

  • 报刊亭

    文/焉支闲人 年青时 我穿着邮政绿 骄傲地站在街角 站在广场边 四周挂满了报刊杂志 像个满腹经纶的学者 为过往行人...

  • 报刊亭

    “嘿哟!,您要不要来一份报纸看看啊?新鲜出炉的”,一头蓬头乱发,衣服上入眼明显的补丁,面容带着一些憔悴的老翁叫喊着...

  • 报刊亭

    刷到一个新闻,有个大爷从很早之前就开报刊亭,之前能一个月卖几千块钱,养家糊口完全没问题,现在有时候一个月卖不了一百...

  • 报刊亭

    2021年11月28日 摄

  • 留住报刊亭

    网络阅读普及,报刊亭越来越少,有人认为要保持一定数量的报刊亭,你怎么看? 在网络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盛行的当下,报刊...

  • 报刊亭主人

    报刊亭主人 这晚,秋风寒冷萧瑟,但并不影响我们散步的好心情。 我和好友阿帅悠闲地走在小县城安静的街路上。路过那间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见,报刊亭!厦门仅剩的104座报刊亭将全部拆光!而你却不在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ba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