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读书精品影视推荐
从庞统之死来看,三国刘备必败的结局,凤雏哀哉

从庞统之死来看,三国刘备必败的结局,凤雏哀哉

作者: 汝者非鱼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20:11 被阅读7次

前言:本文为散文,不论正史,只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作为背景。

在还没有去熟读《三国》时,常常听别人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觉得这句话很有气势,天下竟在两人的掌控之中。

终于有一天,我把《三国》看完了几遍,知道了这卧龙凤雏二人是何许人。

卧龙也,诸葛孔明,他的事迹不用说,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

以前我第一次了解三国时,觉得诸葛亮简直就是一个神,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祁山六出,简直太牛了。(当时还不知道以后会死,认为蜀国在他的帮助下一定会一统三国)

诸葛亮我们都很熟悉,但对于这凤雏的了解就很少,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出场的次数太少了,但为什么书中将出场这么少的一个人与卧龙齐名呢!

其实这是再次暗示,蜀国迟早要完,天下大能两个都被你忽悠来了,你竟然玩死一个,你的能力和见识有多少可想而知。为什么说再次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出自于《三国》里那个超强隐士司马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镜先生。

在三国里,他只出现了很小的篇幅,而就是这很小的篇幅已经预示了,刘备的最终命运。

如果说诸葛亮绘制了三足鼎立的蓝图,那么水镜先生就是那三分天下的真正幕后主使。

当年刘备身处险境,的卢马一跃檀溪见到水镜先生。但仔细一想就事有蹊跷,刘备得到的卢马,伊籍劝刘备走西门,按理说伊籍久居荆州,不可能不知道西面是檀溪。

最后,司马徽像是提前知道似的主动出来迎接,谈话中推荐了卧龙凤雏二人,但对于细节却闭口不谈。

之后刘备得到谋士徐庶,徐庶大破曹仁,让刘备见识到了自己的厉害,但因徐庶老母被曹软禁,被迫前往曹营,临走前向刘备极力推荐了诸葛亮,还说比自己厉害十倍。

这就为刘备以后心甘情愿三顾茅庐加强了心理暗示。

水镜先生让刘备得到了诸葛亮,但别忘了,水镜先生还自言说了一句“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惜哉!”

这是很细思极恐的一件事,难道这三国的局都是水镜先生一手安排的。当然了,我们都知道《三国》毕竟是小说,七分真三分假,写成这样也是层层的关联和埋伏笔。

从水镜先生的话中我们知道,卧龙凤雏虽然很好,但是卧龙未得其时,又怎么能发挥出能力呢,这就注定了刘备会失败。

而我们可怜的庞统,在遇到刘备后,也展示出了惊人的治理才能,可惜跟错明主注定会失败,作者很快把他写死了,还给他葬身的地方取了个应景的名字落凤坡。

也有人分析庞统是故意找死为的是大局,但这种死法也太伤人一千自损八百了吧,得不偿失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刘备这么厚脸皮的人都知道,庞统是真的傻啊。

对于《三国》,我们更多时候是用一种崇拜的心态去拜读的,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也会有不同的偶像。拿我自己举例子,小时候,认为蜀国做什么都是对的,长大后却会因曹军失败而叹息。

很多人把《三国》熟读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人生也受用,书中各种阴谋阳略,也正是人群之间的利益往来。

你是果敢直率的曹操,还是腹黑坚强的司马懿,又或是那道貌岸然满嘴大道理的刘备,还是那光明磊落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是谁都没有什么对错,每一种人都是一种活下去的能力。

《三国》中的人物角色都有他鲜明的性格,也正是如此才能位列四大名著流芳百世。我们无法改变什么,因为我们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只能希望,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

以上只是我浅薄知识的一些见解,如果您是学者研究员,不必伤身与我抬杠,我直接认输。

好了,今天的散文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电影解说见。

晚安,亲爱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庞统之死来看,三国刘备必败的结局,凤雏哀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ce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