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致良知》文选8~9篇读书心得

《致良知》文选8~9篇读书心得

作者: 不一样的素兮 | 来源:发表于2022-10-21 22:50 被阅读0次

    8,《寄希渊书》

    “圣贤处末世,待人应物,有时而委曲,其道未尝不直也,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这段话告诉我们,圣贤身处末世,待人接物,有时需要迂曲委婉一些,这不是表明让自己放弃耿直的性情。如果让自己成为君子,而使别人陷入小人的境地,这页不是仁者的忠恕恻怛之心。

    细想也是,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或立场。为了树立正人君子的形象,所言所行太过直白,从而让他人陷入一种尴尬的处境,这无疑等于踩着别人的肩膀来抬高自己。尽管我的话也许是对的,我们的起心动念也许是善意的。但却不符合君子风范。

    与人相处,既能做到照顾大家的情绪,同时也能让自己达成所愿,这是一种周全,也是一种智慧。

    9,《与黄城甫书》

    “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有志于仁道的人应该端正自己的行为,而不去谋划计较,让自己获得利益,一个人一旦有了私欲,就算他行为再端正,无非也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是功利心在作祟。

    世俗的眼光总是让我们太在意身外之物,会拿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就。而一个真正注重德行修养的人,是不会在乎功名的。但世俗往往却以官位大小来看待这个人的成就。

    而追求政治上施展抱负的人,也不会在乎富贵,偏偏世人却以他在官场是否获得财富来衡量他在政治上的成绩。

    可见,世俗的眼光总是习惯用“名与利”来定位成功,对于真正追求心灵成长的人来说,是不会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的,而是笃定内心追求,耐得住世俗眼光,也耐得住世人的不理解。

    10,《寿汤云谷序》

    这篇文章,通过阳明先生两次为云谷先生看相,得出不同的结论,第一次,云谷先生有归隐之心,但阳明先生却说他“子之眉间慘然,犹有怛世之色。”劝云谷先生十年后再行归隐之心。为此,云谷先生不以为然,认为阳明先生并不懂他的内心。

    果然,因为种种原因,云谷先生并没有实现归隐之志,一晃十年过去,十年经历让云谷先生已经不在乎是否归隐,再次见到阳明先生,而先生这次却说云谷先生已是出世之人。

    云谷先生不解,阳明先生说通过云谷先生的言谈,以及看他与邻里之间待人接物的态度,就已经看出云谷先生那颗忘机之心。

    这时候云谷先生恍然大悟,原来十年前自己虽有归隐之心,但却不知道自己放不下一些事物,而十年后虽然没有了归隐之意,其实,十年间经历的事已经让他看淡了世俗的是是非非,这时候他自己却还不知道自己虽未归隐,心却早已放下世俗牵念了。

    我们有时候不也这样吗?年少轻狂,自以为是,总是执着于自己的某个执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成年后,历经风雨,曾经执着的不再执着,其实,这时候很多事已经放下,只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知道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良知》文选8~9篇读书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cv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