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所以读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教科书很重要,但是内容上传授的知识是很有限的,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来自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初中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举足轻重。
为了扩大学生们阅读量,增加学生们的语言积累,活跃校园文化,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位学生们与书为伴,养成爱读书、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的读书活动,特制订此读书计划。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爱上阅读,和书成为好朋友
2.通过读书活动,丰富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们课外阅读的能力,大力促进学生们知识的更新、思维的活跃、综合素质的提高。
3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诗文,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语感。
4.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5.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尤其是文学鉴赏、随感、短评的写作。
三、指导措施:
1、采用阅读指导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多种课型进行阅读指导训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适当地选择和运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范读、分组读、研读、赏读等读书的方式。传授有效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3、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利用好每周的阅读课以及课后的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平均不少于半小时。引导学生们正确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4、与学生一起读书,及时交流读书心得。
5、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读自己书时:(1)圈点勾画;(2)做批注;(3)写读书笔记。
读学校的书时:(1)做读书卡片(2)摘抄精彩片段(3)撰写读书札记
四、具体安排
1——2周学生读《伊索寓言》。
第3周 学生把阅读过的寓言改编成故事,课上演讲故事并简要谈谈所受的启发。
4——5周学生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并在此期间撰写心得体会。
第6周 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7——9周学生阅读《汤姆森亚历险记》,做好批注、撰写读书心得体会。
第10周进行阅读批注的评比,并布置学生4人小组做一张手抄报。
12——14周走近作家朱自清、老舍。阅读他们的经典散文、通读他们的人物传记、撰写名篇的鉴赏。
第15周学生鉴赏交流并评出奖项。
16——18周阅读《男生贾里全传》。
第19周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谈谈自己所认识的贾里这个人物形象。发一张关于《男生贾里全传》的测试卷,看看学生的阅读情况。
第20周 阅读西方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等。撰写故事概要和探究主题思想。
五、读书成果展示:
1、举行读书征文比赛:征文形式可以是书评,可以是读后感,也可以叙述读书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
2、举行背古诗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
3、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4、举行书签制作、报刊剪缉、个人作品集锦、读书手抄报、读书成长册等展评活动。
5、开展 “背诗大王” 、“读书小博士” 、“阅读明星” 、 “读书小状元”以及“读书活动先进个人”等多种评选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