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提的一代神U:FX5000
2014-02-25 00:15经历过了2009到2011三年间的辉煌,现如今羿龙品牌(“Phenom”)已经从AMD的产品线中彻底绝迹,但在老一辈DIY玩家群体中AMD羿龙II时代与Intel的针锋对抗依然是一段不灭的经典,这期间AMD为消费市场带来了许多高性价比处理器,每一款型号的背后都映射着当年AMD顽强搏击的故事。
●不得不提的一代神U:FX5000
2010那年,羿龙品牌还是AMD高端市场的象征,产品售价普遍在千元级别,但400元价位上Athlon X2 5000却打破了这个格局。相信有一定DIY经验的老玩家都了解过,这款完全是入门双核规格的速龙处理器,有着能够“变身”成为高端四核羿龙的可能,再加上45nm不错的超频潜力,使其瞬间成为当年一款明星产品:FX-5000。
Athlon X2 5000核心图,由Phenom II屏蔽核心和缓存而来
AMD Athlon X2 5000发布于2009年底 ,这款CPU的并没有出现AMD的产品路线图中,而从命名上看,这款CPU还采用了旧的命名方式,甚至和K8时代的Athlon 64 X2 5000重名,有的用户还以为它是一款老产品。但其实它是一款全新的CPU,是Phenom II、Athlon II的衍生产品,由于仍采用AM2+接口、不支持DDR3内存,于是AMD把它划分到Athlon系列上。
Athlon X2 5000能够开核成为四核羿龙
最重要的是,AMD Athlon X2 5000(45nm)并非采用原生设计,它是由Phenom II X4屏蔽核心与三级缓存而来,因此它完全具备“破解”四核的条件,破解成功的话,就相当于400元买到“四核”处理器,相当超值。
开核并超频,当年AMD处理器超外频几乎能250MHz起步
破解成功后,Athlon X2 5000被屏蔽的两个核心和6MB三级缓存被成功打开,产品型号也发生了改变。而由于当年45纳米工艺的缘故,FX-5000具备不俗的超频潜能,有人测试过默认电压下可以轻松稳定在2.75G,此时它已能媲美千元四核Phenom II X4 925了,
当年不少AMD主板都以“开核”“超频”为卖点
当年AMD可以说开辟了CPU“开核”的巨大市场,甚至连不少主板厂商都以“开核”作为卖点来宣传。开核后的FX5000虽然功耗高了些,但换来的是性能的巨幅提升,以入门级处理器的售价,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DIYer津津乐道的一代神U。
2杯具的一代:羿龙II X3 720
●杯具的一代:羿龙II X3 720
说到三核CPU,就不得不提Phenom X3系列,它是AMD在08年针对主流市场推出的CPU,属于AMD独家拥有。后来采用AM3接口的新一代羿龙发布,三核羿龙也升级至羿龙II X3 720。虽然羿龙II X3 720的部分批次也能开核、而且不锁倍频,但是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货源一直不稳定,后来更是直接被速龙II所取代,只能说是比较杯具的一代。
羿龙II X3 720一样是采用不锁倍频的设计
2009年发布的AMD Phenom II X3 720采用AM3接口封装,45nm工艺制作,基于改进的Stars核心,采用三核心设计,每颗核心频率2.8GHz,外频为200MHz,倍频为14x,每颗核心都拥有独立的一级和二级缓存,容量分别是128KBytes和512KBytes,处理器内置了6MB的三级缓存,被所有核心共享使用。
部分批次的羿龙X3 720也能开核
三核羿龙开核成为四核羿龙
不过很快的,AMD在新批次的羿龙X3 720里“封杀”了这个“漏洞”,而且同样是在2009年,AMD又发布了速龙II X4四核处理器——Athlon II X4 620,与羿龙II处理器同为K10架构产品,基于45nm工艺,主频2.6GHz,外频200MHz,倍频13X,共享2MB二级缓存,采用AM3接口设计,支持DDR3规格内存。
四核速龙上市挤压了三核羿龙的生存空间
虽然Athlon II X4 620并没有采用三级缓存设计,但它的价格相对而言更具性价比,记得当时上市价格700多元,比羿龙II X3 720还便宜了一些,再加上后续又有速龙X2 5000开核而成的FX5000,羿龙II X3 720的市场地位变得很被动,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3经典的一代:羿龙II X4 955
●经典的一代:羿龙II X4 955
谁又能料想到,一款2009年上市的处理器直至2012年还是AMD独显市场的主力。当初羿龙II X4 955上市时作为AMD旗舰型号,虽然与对手Intel I7系列处理器相比性能不占优势,只能勉强追赶与i5系列,但凭借着自身平台的价格优势,以及不锁倍频的特点,它依然受到许多高端玩家的关注。
AMD羿龙II X4 955堪称经典
AMD PhenomII X4 955/黑盒采用Socket AM3接口封装,45nm SOI制作工艺,基于改进的Stars核心,采用原生四核心设计,每颗核心频率3.2GHz,外频为200MHz,倍频为16x,每颗核心都拥有独立的一级和二级缓存,容量分别是128KB和512KB,处理器还内置了6MB的三级缓存,被所有核心共享使用。CPU支持SSE、SSE2、SSE3、SSE4A多媒体指令集和X86-64运算指令集。
那时候AMD一直在强调“3A平台”策略
那时候AMD一直在强调平台战略,以“3A”组合抢占市场。在Phenom II X4 955发布之后,搭配当时AMD显卡Radeon HD 4890,AM3主板和高速DDR3-1600内存,这些AMD平台中最强的硬件搭配起来,成为了AMD新一代的“龙平台”。
直至2012年4月份,AMD都还有在生产四核羿龙
不过羿龙II X4 955最经典的地方在于它顽强的生命力,AMD对这款产品的支持一直延续到2012年4月份,使得渠道上羿龙II X4 955货源充足,期间Intel发布了一代又一代酷睿、AMD最强CPU也由四核羿龙到六核羿龙再到八核FX,羿龙II X4 955几经降价,最后来到了五百元级市场,相比当时同价位的四核FX、四核速龙在性能上几乎是压制性的优势,足以与i3媲美。
羿龙虽强,但毕竟是老产品,功耗很受伤
这些年来Intel与AMD在CPU性能提升上进展缓慢,造就了羿龙II X4 955这款经典四核的诞生,估计连AMD自己也不曾料到这匹黑马会有如此顽强生命力。不过羿龙产品线毕竟是老了,即便性能足够,功耗控制能力也很难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
4画上休止符的一代:羿龙II X6 1055T
●画上休止符的一代:羿龙II X6 1055T
四核羿龙之后,AMD又将处理器核心数提高到六个,推出六核羿龙产品,这其中羿龙X6 1055T可算作是一代经典,被称为“平民六核”,可惜后来AMD强推模块化处理器,AMD经典羿龙品牌也就从此淡出历史舞台。
Phenom II X6 1000T系列是AMD的第一批桌面六核CPU,采用原生六核心设计,制作工艺为45nm SOI,CPU微架构与Phenom II系列一样为改进的Stars架构(K10.5)。除了拥有六个核心外,Phenom II X6的最重要改进莫过于引入了一种加速技术——Turbo Core,它会自动调整CPU频率,以适应对多线程优化不足的环境。其他规格与Phenom II系列保持一致。
AMD Phenom II X6 1055T基于45nm SOI工艺的Stars(K10.5)架构,频率为2.8G,在软件只用到三个核心以内,CPU的“Tubro Core”技术会使三个核心的主频提升到3.3G主频,提高执行效率。与Phenom II系列一样,Phenom II X6 1055T采用三级缓存设计,每个核心拥有独立的一、二级缓存,分别为128KB和512KB,六个核心共享6MB三级缓存。
比起当时的竞争对手i5-760,“多核”是羿龙II X6 1055T最大的优势,相比普通四核,六核在支持多线程的软件中无疑会占优,此外羿龙II X6 1055T千元左右的价格也更容易让消费者所接受。
模块化设计的推土机FX取代了羿龙品牌
后来AMD跟所有AMD粉丝开了一个玩笑,几经跳票、让大家期待已久的八核推土机终于发布,但实际测试中大家却发现当时的FX-8150相比起六核羿龙并没有太大的性能优势,单核性能甚至是倒退了,六核羿龙甚至因此经历了一场逆市涨价的风波。
总结:
现如今,AMD将市场重点放在APU产品线,不再与Intel直接对抗,越来越有“买显卡送CPU”的味道。在这种策略下,天生不具备内置GPU的FX系列自然受到冷落,而既然APU定位整合平台,又注定了它不可能去冲刺高端市场——羿龙品牌可以说是AMD历史上的一个闪光点,它一度冲击到CPU性能高峰,却又戛然而止;在老一辈DIY玩家的心目中,除了怀念之外,也只有叹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