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生活家
闽南习俗知多少之春节

闽南习俗知多少之春节

作者: 七幕戏 | 来源:发表于2018-02-16 15:41 被阅读0次

    春节放假第一天,八点,去往动车站BRT上,耳机里放着晓说2017,突然一句话深深的留了下来。

    宗教是平民的哲学,哲学是贵族的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人文关怀。喜欢社会心理学,看了社会学相关的书,从自私的基因,到裸猿,社会性动物,进入乡土中国和日本的菊与刀。基因,个体,社群,民族,国家。它发展的历史痕迹和烙印。突然间,渐渐想记录自己生活的乡土,探究它的菊与刀。
    春节来了,又是一年经历和回味。


    元宵摆宵

    随着时间推移,科技发展,繁文缛节能简则简,习俗渐渐不见了,年味也越来越淡了。能说清道明这些习俗的人寥寥无几。作为一枚土生土长的闽南渔村人,耳濡目染二十多年,但也仅仅知道有这些个习俗,至于他的来源,他的含义也知之甚少。

    我们村,闽地一个渔村。一个依山傍海的风水宝地。所有的习俗几乎都跟祭拜有关系。


    渔港一角

    家里的“拜乖”谈不上正统宗教,更多是一种历史传承演变下来的乡土习俗,也是一种信仰。他们信奉称之为神明的历史英雄,也信奉不甚很懂的释迦摩尼佛教。家里的佛龛上供奉的是关公,妈祖,土地公等神明。每个村都有神庙,供奉的是开漳圣王,帝君和妈祖等神灵,还有众多土地庙,保佑出海的渔民们。但不是每个村都有佛寺。

    拜乖是主妇们闲聊最佳时间,是信息传递方式之一,是一种另类聚会。

    一年中最长的节日是春节,最热闹的是元宵节,最盛大奢侈的是本村神庙节。
    春节烟花
    闹元宵
    神明节

    说说春节

    闽南俗语: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初四睡到饱,初五五隔光,初六挠卡眭(腚)。

    大概整个腊月,都在为过去一年做总结。各种年初给神明们下的礼,都在这个月还愿,小到2斤猪肉加2千金银(金银:一种祭祀用的纸,上面贴了天或寿或方正的银铂,天是拜天公,寿用于祭神明,无字用于祭祖),大到一只熟猪+一只生猪带只羊。


    金银纸
    拜天公-大.jpg

    腊月十六,是一年的尾牙,这天要拜太公伯(土地公),区别于日常的茶水祭拜,贡品有饭菜,水果干货还有鞭炮金银。

    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神。每家每户都要在这天之前完成大扫除。扫除一年的垃圾和晦气,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图仅供参考,非此次贡品。


    拜灶神.jpg

    腊月二十四,送各路神明上天开年会。这天的贡品是久负盛名的海蛎煎,一种超级好吃的闽南小吃,淀粉加海蛎,混切碎的包菜和鸡蛋。图仅供参考,非此次贡品。

    蚵煎+蛋饼.jpg

    接下来都在为除夕前夜拜天公准备贡品。蒸发糕,穿衣米粿,碗糕和红龟米粿。炸丸子和五香,炸鱼,杀鸡鸭,买猪肉。贴春联,放甘蔗。折金元宝。


    贡品

    除夕前夜,家家户户准备完贡品,挑吉时,戌亥子丑寅卯,以前总要找有声望的先生挑吉时,现在简化为日历上吉为基准。在院子正中间,摆上桌,放上贡品(带蹄猪肉+鸡鸭+鱼,发糕+碗糕+米果,炸五香炸丸子,十碗水果糖果,一对蜡烛,六杯茶),大厅里的神龛同时放上同类不同分量的贡品,灶神处摆上较为简单贡品,家里的大家长烧第一炷香,添好茶水,叫上一家老小,一个个三拜天公许愿。三炷香过后,烧金银,红红火火,然后整夜整夜,鞭炮声烟花声此起彼伏。


    拜天公.jpg

    除夕,祭祖。除夕要先祭门神,两碗干货(炸丸子炸五香),两碗大菜(卤猪蹄炖排骨等),摆上碗筷,上香烧纸放鞭炮(方块纸)。接下来,到宗祠,呼唤能叫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祖先们,摆上贡品,来吃。辈分大的先上香,先供,先吃。结束祭祖,开始准备年夜饭和大年初一祭品。年夜饭要早吃,要留菜。发红包看春晚,出门打牌打麻将。十一点开始开门炮,又是一夜鞭炮烟花。


    除夕荤菜

    大年初一,祭祖。贡品换成甜品。菠菜糖水豆腐,蛋糕(发糕)。因没人爱吃,现如今,菠菜和豆腐分开煮,豆腐炸成干,放在菠菜上一起拜拜。

    初一菠菜炖豆腐.jpg

    大年初二,回娘家。带上粉丝,橘子,炖汤,鸡鸭等。必须凑足四种。挑上又直又长的甘蔗,预示着长长久久。


    甘蔗

    初三,休息,打牌。

    初四,茶水糖果接各路神明下凡间。

    初五,初一到初四的垃圾可以仍了。家里神龛上的贡品可以收起来吃了。开工了。

    初九,天地生,拜天公。许愿。

    整个春节期间,禁言禁食也颇有讲究。
    年夜饭不吃光,不倒掉。初一十一点前不用刀,不吃荤,垃圾不能倒,喝上一碗菠菜红糖豆腐汤,回家不遇雨。初五倒垃圾,收贡品,砍甘蔗尾巴。不能说死,不能摔东西,不能骂人,不能打小孩。拜年串门要吃点甜的,说点吉祥话。那些年奶奶常在我耳边念叨,在也听不到了,而我也渐渐忘记了。

    接下来就闹元宵了。

    元宵抬神明巡街是很多闽南地方习俗,但我们这前所未有的热闹,每年封路出巡警,从十二神明出庙到十五入庙,整整四天,镇中三村五社,你方唱罢我方上。各村抬着各村庙里的神明出巡,偷看吃宵,争夺前阵,路过留痕。文字无法描述其精彩和震撼,无法感受民风和习俗。


    元宵贡品
    抬神

    一年12月,24节气,村里大大小小神明节,每个月的牙祭,初一十五的拜佛拜神,日常去庙里贡茶,数不胜数的节日和朝拜。
    小时候因为热闹最喜欢做节;稍大点听了政治课认为这是封建迷信;去远方上学后明白是地方特有的习俗,如数家珍;毕业之后深深佩服生活在如此多节日里的人们;而现在,看到的是一种信仰,一种传统文化,一种民俗传承。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闽地多山,隔山如隔世,从语言到生活习惯,到习俗,同源不同传。隔个村,都不尽相同。而我所理解的,所记录的,也仅仅表面看到的热闹。

    是年味太淡,还是长大了,大年初一的我,在家码字找照片。希望下次提笔能做些比较具体的考究,写写中元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闽南习俗知多少之春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hp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