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的成长经历和感悟:
读书可以感同身受、开拓视野
首先从自己的兴趣开始,从小农村长大,没有什么课外书,更没有什么玩具,于是只有课本里的书,我从小学开始,喜欢读鲁迅的文章,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部分人都有模仿书上的情节,在自己的座位上刻个“早”字。这就是读书至少对我本人影响的开始。
读书可以产生共鸣,爱读带有抒情的文字。我读《秋夜》,也如贾平凹所说,在无人的深夜,他哭了,鲁迅写出一种无法言说的寂寞与苦闷,特别秋夜的开头两句。
我爱读抒情的诗,诗可以将我带入一种意境,比如戴望舒、冯至;国外的有叶赛宁的诗,他的诗即使翻译过来,叶赛宁写道“月儿像一只金色的蛙/扁扁地趴在安静的水面。”-----有音乐与色彩的美,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
读书可以充实和丰富人生
张爱玲说,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地方,我内心充满了喜悦,我想她肯定读了很多书,才有这种说法,或者与她创造的人物对话。
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让我见证了,世界各种各样爱情的百科全书。
在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中我知道一个人,要“有爱、有信、有望”的活着。先知纪伯伦,也早就发出怀有爱和有希望的工作,才是幸福的哲思。
从叶芝的《当你老了》,读那朝圣者的灵魂、读那爱你脸上衰老的皱纹。
在小说中,《平凡的世界》是一种人生,《活着》也是一种人生,这些人物原型,都曾经在我们的大地上,鲜活的存在过。
以上是我读小说的感悟。
我读的书大多数是文学,但也有其它类的杂书。
在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总是与书中的人物进行交谈,我读文学、也读心理学、读教育、管理方面的书;更应读点哲学,读科幻、读一些专业的书。
比如《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是男女情感方面的书,心理学《拖延心理学》,霍金的《时间简史》;还有《三体》、《背包十年》、《一生必读的帝王史》、《科学管理原理》等。
读书可以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给平淡的人生以充实和点缀。
读书更应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读书要读各类的书、不能偏向某一种或某一个人写的书,不能只局限某个领域或疆界、某一时代。
我们不盲从,不能只听一种声音、我们读书,不仅要读国内,更要多读第三方、具有中立立场的书,特别是评价一个时代,评论某一个名人的书。
了解人类的文明和前进的方向,读书,顺应历史的潮流。
读书不能单一,我曾经读的专业是理科,但我更喜爱读人文历史,从历史的角度观看当代,喜欢读一些历史、名人传记。
读书,对于新鲜的事物,新奇的观点,要怀着开放、包容的心态。
这些年,我从网络上、也许是爱屋及乌的关系,从其他作者的推荐、我千方百计,去寻找一些新出版、新翻译的书、醒脑的书、特立独行的书籍。
当有一天,外界的环境发生深刻、剧烈的变化,我们读书后,至少知道自己的方向,我们有沉默的理由和权利,不违心说出违背事实与人性的话,做出违背意志的行为。胡适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今年的疫情,不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出现许多蠢事和不可思议的言论。这大概与读书读得少,或者不读书有关,国人喊加油,而邻国却送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读书我们至少可以有自己的态度,不盲从,明辨是非,坚守做人的底线。并且教育自己的小孩,多读文学经典名著,做一个有人性的人。
读书,也要抱着怀疑的态度,有些国学或传统的知识,明显脱节于时代,读的时候要慎重,读书时,首先要懂一些常识和逻辑学,否则我们分辨不出好坏,分辨哪些是伪科学,现实中和媒体上,有大量的“砖家”和“教授”,我们要学会擦亮眼睛,也要摈弃所谓的“心灵毒鸡汤”。看书或读文章,读成功学和励志的书,也要看时代和场景,书的方法适不适合自己,也要结合实际和自身的状况。这样的一些所谓的“专家”和“教授”,在网上一箩框,在此我就不举例了。
当读书读得多了,我更爱读有思想内涵的书,如《往事并不如烟》、《夹边沟记事》、乔治·奥威尔的小说等。
好的书,是能给人思想启发的书、是一棍子将脑子击觉醒的书。
读书,更应让人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需要有人生态度和自己的观点。
二、今年以来,读书和写读书笔记带来的改变:
从2015年10月,我制定了个人读书电影清单。但是,这些还不够,我读书主要是愉悦和兴趣,我读的书都交给过去的岁月,对我现在和未来,并没有实质性影响和改变。
以前读《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觉得很有感触,可是很快就忘了,我读《影响力》、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也觉很实用,可是读过之后,哪怕片言只语,书中的主旨也没有能记住和理解。
读书,家在农村大多数父母的观点,或许有些狭义,就是不断的上学深造,其实,那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我们今天在工作上又能用多少呢?我们的专业上知识,可能用在工作上,5%都不到。
我在这里,谈的读书,所说的是课本以外的书籍。
不完全统计,我读的课外书也有五百本以上,还不包括一些零散的时间读的片段。可是真正从书里吸收的又有多少养份呢?因为我之前只是用眼睛看,并不是用心来读,读书哪怕停一刻钟,做下整理,形成自己的总结和心得,但这些都没有真正去行动。
直到今年十一月初,在参加训练营后,我才真正开始,写读书心得,做读书拆解和笔记。并且坚持了一个月。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可是对于身边的人,又有多少时间,在读书上交流与分享呢?我们工作和生活上,即使每天见面,可是心灵与思想,却隔着一堵厚厚的墙,一个观点,一些书上真实存在的知识,当我说出来,有些人却认为那是胡说八道。
现实中有一些人,不会对别人的意见去包容,正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上说,没有看完一本书,最好不要对写那本书的作者,进行不客观的评价;有一些人,凡是他没有听到的事,便以为不会存在和不可能发生。
读书,至少我以为,可以明目,可以深思。我们尤其需要和爱读书、喜欢读书的人做朋友。
今天,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微信群,被搁浅与分隔、在大大小小的岛上,可以形成交心的又有几人?人们往往说着违心的话,没有立场;如圈养的绵羊,没有思想的附庸品。
《神雕》中郭靖对杨过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文心》好像有一句话讲,许多人只是文字上的英雄。我们读书与交友,交心、读相似的书,喜欢同一类的作者,应当有共同语言和接近的思想。读书,更需要实践和行动。
读书群是自愿的、自发的行为,读书的目标大体是一致的,我们之所以读书,系统的读、有针对性和挑选的读、读书后温故而知新,是为了改变自己,读书真的要提升效果。
书如一道温暖的光,将求知的人聚在一起。我们读书,求真知;读书,被真性情吸引;读书,更提升思考的境界、转变思维模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