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把人造成有自己的形象与样式,在这一方面,《以弗所书》第四章二十四节提到三个很重要的层次,就是“真理的仁义和圣洁”。第一个层次就是“真”,第二个层次就是“义”,第三个层次就是“圣”。而真、义、圣这三者之间,义与圣是以“真”作基础的,这样“真”的本身,就变成一个很重要的源头。
一、上帝的真理、仁义与圣洁
在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里面,我们看见了人因为有真理、有仁义、有圣洁,所以人才像上帝。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有真理的可能、有仁义的可能、有圣洁的可能。这三个层次就成为文化最重要的三个基础,也成为人奋斗所要达成的最高价值和尊严。“真”代表科学上的成就,“义”代表法学上的成就,“圣”代表道德上的成就。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需要追求真理,需要追求法律,这两样就成为社会,人伦之间关系的原理和基础。另外,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需要追求圣洁的生活。
二、人的理性、法性与德性
我们看见无论他是基督徒也好、是非基督徒也好,无论他赞成《圣经》的信仰也好,不接受基督教的信仰也好,只要他是人,他就无发逃脱这三大层次,不能逃脱这三大范围。在任何一个政治体制之下,在任何社会环境之下,人都有德性、有法治、有理性。理性真正的终极果效乃是达到“真”的地步,法性的终极果效乃是达到“义”的地步,而德性终极性的果效乃是达到“圣”的地步。这三个重要的字,“真”、“义”、“圣”,并不是人可能产生出来的文化性理念,也不是单单存在于理念界,这个“真”、“义”、“圣”,乃是存在于本体界里面,而这个本体就是我们所认识的上帝,他乐意向我们显明祂的本体。
上帝是“真理”的本体,是“仁义”的本体,也是“圣洁”的本体,所以上帝是真理、义者与圣者。当你认识了至圣者的同时,你也就连带认识了至义者;当你认识至义者的同时,也就是认识了真理。这样,当你真认识祂的时候,也就是透过圣灵,把你带到启示的果效里,使你了解你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当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件伟大的事时,你不能不知道,这样伟大的认识,是根据上帝的启示我们才能了解。无论你读了多少哲学,你绝对无法找到像《圣经》启示那样,对人自己崇高的尊严有这么深入的了解;无论你对多少人的思想做过剖析,你会发现,其中都不可能像《圣经》所提的那样对人没有的地位有这么高度的肯定。
当我们讲民主的时候,不要忘记,你是讲人的自主权。当我们讲民主的时候,你认识人性吗?当我们讲社会的公义时,你认识上帝的公义吗?当我们讲这个世界需要道德的时候,你知道道德的源头在哪里吗?我们提出知识的可能,甚至提到法律的可能、道德的可能、宗教信仰的可能,这些都只有根据一件事情——上帝的启示。而今天我们看见很多人,甚至很多是读了神学许久的人,对法性、义性、德性,甚至对真理的了解,只不过是一些表面的了解,却没有真正进入个别、实际的关系的意义里面去。
从真理这一方面来看,人是唯一被造而能得知真理的,不但分享上帝对真理了解的本身,而且我们可以把这个真理表达出来,可以透过对真理的解释,以正确的眼光去看被造的一切——看被造与人的关系、看被造者与创造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就看见了“真”支配一些很重要的事情,“真”成为最重要、最基本的角色。所以,《以弗所书》说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 有真理的仁义、有真理的圣洁。这样,真知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有人问:“你认为今天的教会最需要的是什么?” 我毫不犹豫地说:“今天最需要的,是真正虚假的观念,以致达到真正了解、真正知道真理的地步。” 保罗对以弗所教会说:“我盼望上帝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好叫你们藉着智慧与启示的灵,使你们真知道祂。”(弗1:17)这个“真知道祂”,就是观念的更新,因改变我们的观念,使我们愈来愈像真理的源头与真理的本身的想法。
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
腓立比书2章2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