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烹雪煮茶,煮字疗疾。
一天浑浑噩噩下来,头晕脑胀。于是安慰自己放松下来。一放松,便想起老家乡下的罗家坝来。
罗家坝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我一直没有搞清楚。也许因为大山里闭塞,那里的人反而是敢闯敢干,也或者说行为并非中规中矩,充满了怪异、蛮荒,甚至是神秘的色彩。
有一家人,男主人因为生病死的早,女人把一男二女拉扯大。晚年,女人信教,不吃肉,不吃油盐,过午不食。女人十年前一命呜呼,可能也和她的饮食有关系。于是罗家坝的人都说,哪有不吃肉不吃油盐的呢?你看这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女人的小女儿去了市里的风月场所上班,每次回来都是珠光宝气。也幸好有这个小女儿,家里的大小开支都离不开她。后来小女儿从良嫁在了市里,男人似乎是一个公子哥,不过落魄了。穿着打扮可不马虎,不过没什么钱。
女人的儿子也是个传奇,什么都会,什么都干。有一阵子据说去外地与人在马路上做拦路打劫的坏事,自然没有好结果,被抓进了号子里。几年出来后,洗心革面,自己在家建起房子来。房子不是请人建,而是他和老婆两个人一砖一瓦建成,实在是了不得。房子建好没多久,他天生是个待不住的人,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杆打鸟的气枪,天天往山里跑。事情也出在这事上,有一回他竟然鬼使神差拿眼睛去看气枪口,结果一不小心,自己给了自己一枪,这下好了,一只眼睛报废,脑袋里还进了铁砂。好在在医院把命给救了回来。
后来,听说他的儿子在上海找了工作,他和老婆两个人去上海带孙子了。旁边人都说,你看他好福气,六十岁不到,就不用下地干活了,过起了城里人生活,你说让人羡慕不?
他亲手建好的房子还立在那里,只是没人住,不知道他会不会回来?也不知道他以后还会干出怎样的事情来?
这家的大女儿我已没有印象了,也许见过一两次,不过早已经没有了印象。母亲一走,弟弟一家也去了上海,她自然不会再回罗家坝来。逢年过节,家家放鞭炮喜气洋洋,这家却没有任何动静。那些走出去的罗家坝人,你们是否也过得很好?
(二)
余老师写过一段有意思的话: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所以我们才有信心在这个世界上苟活,活得愤愤不平的时候还可以骂一句:别看你个狗日的现在得意,到时候和老子一样,死了也是一堆灰。
死亡最是公平,任是谁也不能玩特殊,走后门。想躲想逃,没门,而且每天都是朝着死亡在行进,一步一步接近死亡。
受苦的人说这辈子活够了,希望早点眼睛一闭,享福去。希望下辈子投胎去到个好人家,有吃有喝,关键是没这么多磨难,走得顺利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