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大的经济危机与现在

作者: 夏虫碎碎念 | 来源:发表于2020-03-29 09:48 被阅读0次

    (气死我了,发在公众号居然还有人举报,备一份在这里。)

      金融危机就像是美女,很难有具体的定义,但遇到了就能认出来——雷蒙德·戈德史密斯

    近十年的理财书籍,多喜欢讲长期投资,讲定投,喜欢例举美国各大指数几十年间的上涨趋势,告诉你只要继续投,可以靠着每年的分红达到财务自由噢。

    好像就这样进入了一个资本时代,和历史上什么时候都不一样。前所未有的繁荣,普通人都比500年前的皇帝过得好,和平是主流,会越来越好的。——1928年,美国总统柯立芝也这么讲,第二年就有了大萧条。

    现在美股从高位下跌20%,进入技术性熊市了,却又在跌了30%后上涨22%,进入技术性牛市,再转头继续跌。未来可见会继续大震荡,可借此看自己的投资体系是否有效,对应自己的心理是否承受得了。

    「每当市场陷入混乱,总能听到一些相同的话:“经济状况基本健康”。或者干脆就是“基本情况是好的”。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明白某些事情情况不妙。」——《1929年大崩盘》


    最近美联储出台的各项措施又快又猛,大家都吓一跳,害怕它牌打完了。网上有个著名段子:你生病了,情况不是很好,平时非常抠搜的妈妈突然把家里所有钱都给你,说想吃啥随便买,你肯定会觉得自己快死了

    疫情还远未结束,对美国来讲,在变得更好之前,也许还会有更差的阶段。

    目前几个大国已开始不同程度的隔离,一些趋势已显现出来。如失业增加,美国上周首次申领救济的人达到创记录的300多万,比大萧条时期增加得还快;手停口停的人员会陷入生存困境,信用卡坏账增加;人们宅家期间消费大减,超市日常消耗品因囤货而销量爆增(但实际需求不会增加很多,一些反而可能因为节省而下降),旅行、交通、耐用品销量会骤减,相关股票大跌;很多企业因为需求的减少,收入减少需要裁员,又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目前看来,许多国家发现金发消费券,来帮助生活困难的人们,也提振消费(加拿大居然发四个月的生活费,羡慕,国内我最多只看到发几十块的城市)。美联储的主要行为——降息、债券回购,都是经过检验非常有效的方法。2008年危机时,冲击更多表现为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枯竭,这次美联储迅速、不限量地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是为吸取了上次的教训。


    2013年我国的大佬领头,众多专业人士参与编了一本《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对美国1929和2008两次大的金融危机进行了研究,这位大佬是名字打出来文章肯定要被审半天的那种。除了政府公文化的表述,书中还是有一些实在的东西,可以由此一窥高层对危机的看法与应对预期。

    书中提到的危机前市场的几大特征,2020的现在也很符合啊,虽然这次是由传染病引发的。

    特征之一,是极富人占有财富比例高。1928和2007年,美国最富1%家庭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都在23%,也只有那两年达到了这个高峰,而最富10%大约占总收入的50%。查询最近的研究,美国最富1%人群2019年的研究已占22%,最富10%占50%左右,是达到了又一个顶峰。(据联合同开发计划署的数据,中国贫富差距比美国大。)

    特征之二,是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由技术长周期推动的经济繁荣期,但前一轮推动效应在危机发生前已明显减弱。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繁荣,也稍告一段落了吧。从“风口上的猪”式的顺势即可,到“996”与缩减开支,不仅是企业发展速度与难易的变化,也开始看到了了市场天花板与行业的局限性。

    特征之三,是两次危机爆发前都存在由宽松货币和金融环境支撑的不可持续的过度债务。现在也是,多国国债的规模都史无前例地高,欧洲前几年都有了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大企业的高管受股价期权合同的刺激,又发现了发债回购这么个抬高股价好方法,企业债借得不亦乐乎,即使没有这次危机,这样的企业债玩法也是增加了不少风险。

    也不是满足了特征就一定会有金融危机,但这像是在危险的边缘试探,暴露在一定的风险中。

    书中提到1929是生产性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强大冲击。2008本质是虚拟经济的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打击较小,也没有银行倒闭潮。

    2020目前来看,即使是国内情况已稳定,对实体经济的打击也是非常大的,股市的大跌只是对实体经济萎缩的一种提前反应。目前国外还远没到拐点,我们是出口大国,产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现在外贸基本上没法做了,进而影响制造业,大批工厂关门,影响就业,再导致国内消费需求的缩减。


    大佬们总结的几种危机应对措施:

    财政政策:借债扩表,凯恩斯的方式,市场上需求不足,政府来创造需求

    货币政策:降息,放水,增加流动性。

    监管:监管的强化,动态调整,注意真实风险程度。(1929与2008年美国政府都意识到金融过度自由化弊端,开始加强某一方面的金融监管)

    社会保险与维稳:高通胀时保护低收入家庭的实际购买力+经济动荡时防止社会动荡。

    大佬们认为信用扩张的方法要谨慎使用,因这不能解决经济自身的问题,不一定能刺激经济增长,只能表面改善,应用不当容易引发资产泡沫。

    2020的现状,是美国是超级大放水了,美联储甚至说需要多少给多少,无上限,这也是给市场以信心吧。美国降息100个基点后我国也没有跟着降,目前能打的牌还很多,而且没有慌,特别稳得起,高层主要讲话都说救实体经济+稳就业,也与书中的观点一致。希望也真的能做到。


    而真的全球危机来的时候,2013年的大佬们认为「危机初期,各国联手应对,反对保护主义,有效遏制了危机的深化和蔓延。但在形势有所好转后,继续合作难度提升,贸易战、汇率战、投资限制等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今后对商品、市场和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成为主导国际经济关系的首要因素」。

    书里居然也坦诚,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更长期,我们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不会太好。过去20年全球市场不断扩张的时期已结束,国际市场收缩在相当长时间将成为常态。要高度警惕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出口减少。

    知道我国的政策方向,我觉得也不致于到大萧条,因为30年代的大萧条很大程度上有政府的不作为,甚至减少流动性做推手。但的确需要过一段现金很重要、不能随便花钱的日子了。在通缩衰退甚至萧条的时候,现金是最好的资产。


    不过不妨也看看最坏的情况。于是看了些记录片,和采访了美国大萧条的亲历者的《艰难时代》。

    原来的工厂工人、公司职员,很多都立即陷入失业(20%以上的失业率,BTW,美国也有预测说2020这次的失业率会达到20%)。许多人在城市晃荡,早上5点排在上千人的队伍里,去应聘一份工作;许多人失去了他们的房子,只能流浪,当时纽约中央公园里满是简易窝棚,形成了“胡佛村”。

    有一些富豪,1929年的身家百万者,投资家,在股市的财富灰飞烟灭,小孩只能从私立学校退学,开始自己讨生活。

    当然也有发财了的,像是定义了新的广告模式,让麦斯威尔咖啡大卖到现在的人;像是一些艺人;像是一位破产的摄影师,靠拍大萧条中的照片重回中产;像是本身资金很充足,行业是刚需的企业家。在周围一切的悲凄中,打开了另类的门径,他们自己也没料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拿到50块钱,就开心地花了,当然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对。一次,有人跟我讲,这些孩子需要的是经历一次大萧条(才知道节省和储蓄)。我回想起那段艰苦的日子,冲他大叫永远不要,过一千年也不要。我不在乎他们花钱的时候有多开心。没人应该经历一次大萧条,年轻人不应该。”而后她谈起曾经可能的结婚对象,因为大萧条期间他突然被解雇,之后他就消失了。

    好多人谈到这样的事,在各个城市中流浪着找零工;火车上哭泣的母亲与刚刚死去的婴儿;外出打工,一个月回来一次的丈夫,家人看到他带着开工的工具回家就开始哭,因为那意味着他被解雇了。

    也是由那时起,货币金本位取消,开始设立证监会制定监管政策,凯恩斯的“需求不足政府来创造”开始被接受(也是我们2008年开启四万亿投资的原因)。市场不再只靠无形的手,资本主义政府不再对投机与泡沫的泛滥袖手。

    由此,人类的金融社会有危机,但没再有萧条,即使是2008年。

    不过,2008年看似恢复增长快于大萧条时期,但很多国家经济复苏后劲不足,进入较长的低速增长期。前几年就常有人说目前的种种经济困局,增长乏力,都可以经由技术或理论上实质性的大突破来解决,比如人工智能、能源储存、量子物理,但直到现在也没有。

    也许在困境中,会爆发不一样的创造力,出现未曾设想的新突破。如果没有,那也尽量让自己过得轻松一点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次大的经济危机与现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jy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