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现象学导论》8-4:范畴意向和范畴对象之“心灵之物的虚拟性”2

《现象学导论》8-4:范畴意向和范畴对象之“心灵之物的虚拟性”2

作者: 力法跳跳 | 来源:发表于2022-12-26 19:20 被阅读0次

2 传统理论中的“内心之物”,也就是对命题本身有意识的状态,其实是“判断性反思”的产物,而非人在做出“述谓”时的自然产物。用过于通俗,有些不恰当的例子来讲。我们走路并非沿着脚印走,而脚印只是在我们回看背后时,才重新发现的东西。这个脚印就是“内心之物”。因此“内心之物”并无必要性,尽管它包含了原本事态述谓的全部意向性,但同时它指涉“某种主张下的世界”而非世界本身。

“现象学不是把判断、命题和含义假定成中介性的存在体,而是把它们看作是与命题性态度和命题性反思相关联的东西。”

3 我们从对于事态的朴素意向,走向面对其“加引号”的,反思的意向之后。下一步就才涉及“真理”。也就是确证这个“被反思的命题”是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过程。在现实中,我们会通过各种经验验证,考虑银的属性、说话者有无说谎动机等一系列证据来证明“餐具是银的”究竟为真或是假,最后得出一个比较可信的结论。

由此我们经历了直接意向,反思意向,确证的意向三个阶段。尽管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内容并无不同,都是对原命题的认可,但经过确证的第三阶段已经有了更多内容。第二阶段相比于第一阶段算是“加引号”,那么第三阶段相比于“第二阶段”就是去引号的过程。

这第三个确证的阶段让命题的维度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通过确证,不同人观察到的不同侧面得以统一,语言才得以摆脱内心的属性,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之间得以存在的事物。被确证的命题成为了人类理智共同的财产,而不在是说话者内心的产物。

4 尽管作者强调针对意义问题的思考是现象学对理论最大的贡献之一。但我暂时并不十分喜欢这个论证。这个论证有些过于侧重发生学的论证角度,强调三个阶段人们思维和意向的差异。强调“命题”具体内容的产生是因为“反思”而非“内心投射”。

第三步侧重主体间性,试图引领语言突破内心的束缚,这个角度摆脱了发生学的维度,转入理论效力的维度,确实更有说服力一些。而且强调语言的使用而非人心对语言的决定作用,也是值得信赖的论证方向。

这一节只有短短几页,下太强的判断确实为时尚早,有些疑问或许会在之后解开。

5 由原初述谓到反思的过程,似乎对应“证伪”属性的展现过程。而“可证伪性”显现与“可证伪性”之前的状态,真的就是科学与玄学的分界线么?从作者的分析看来,它们似乎没有那么大矛盾。

在否认中,内容才得以完全显现。

“暂且承认”与“主动承认”,似乎也是不同。

相关文章

  • 万物生光辉

    【石丰画语】信仰之跃,在自由范畴,在万物生光辉范畴。信仰的智慧、敬畏和光芒照耀,及人作为神性和撒旦争夺的对象和产物...

  • 尼古拉•哈特曼 《目的论思维》选译(一)

    尼古拉•哈特曼 《目的论思维》选译(一) 导论,2 意识存在范畴的终结性;3对更具体范畴的终结性的假设 2. 意识...

  • 科学的科学——三视角符号学

    皮尔士根据他的现象学三元范畴理论(现象的性质范畴, 具体个体或事情发生范畴,规律或习惯范畴)建立了三视角符号学和由...

  • 先验范畴和范畴化

    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具备理性;柏拉图认为,理念的世界是客观永恒的,现实的感官物质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康德试图调...

  • 真我的呼唤

    一、“宇宙之能”与“个体之灵” 在宇宙与万物之间,有一种存在,在宇宙主体范畴被称之为“能”,在万物客体范畴被称之为...

  • 39.函子范畴的限制

    我们考察函子和自然映射构成的范畴中的限制的存在性。 考虑范畴ACD,其中CD是小范畴。设是一个函子,代表函子范畴。...

  • 33.函子范畴

    将两范畴之间的函子视为对象,函子间的自然变换视为箭头就可以构成函子范畴,这样的范畴是范畴上的范畴,往往称为纯粹的范...

  • 6.范畴的例子-2

    给定一个范畴,经常使用的构造新范畴的手段是范畴中的图。 a.固定范畴C中的一个对象I,对于I上的箭头可以定义新范畴...

  • 范畴

    今日话题:最近我们的城市遇到了极大的洪灾。灾后自救。有解放军还有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大家怎么看志愿者? 微笑:作为志...

  • 范畴

    可控领域就是指有一些你能直接控制与影响的事物,不过有一些你无法影响的事物,譬如一个陌生人砸坏了你的车,这件事与你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象学导论》8-4:范畴意向和范畴对象之“心灵之物的虚拟性”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nn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