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宁静自曝育儿观,撕开教育最扎心真相: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

宁静自曝育儿观,撕开教育最扎心真相: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

作者: 精读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7-08 12:04 被阅读0次

    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1321/10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460天

    01

    你知道吗?

    48岁的宁静,孩子已经22岁了。

    最近我看到一段宁静的采访,才发现她还挺会教孩子的。

    当时,主持人是金星,她问宁静:儿子找的女朋友你不满意,怎么办?

    宁静表示:我满意有什么用?我不管,我不管。 

    金星又问:你也不提醒一下?

    宁静说:如果我真的看到,我认为不合适的,我可能会做一些提醒,或者是旁敲侧击。

    但我认为不应该去直接制止他,因为孩子就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的。

    之后,宁静还表达了自己对育儿的一点看法。

    我认为,不应该去直接制止孩子做什么。因为如果我制止他了,他没有尝试过,或者说他不够聪明,他非要尝试。

    那这个“火坑”是这么个事儿,你如果不让他跳,他下回还得跳。

    有些孩子到30多岁,没跳过火坑也有的。因为家长就是特别好,把他保护得很好。

    可是三四十岁以后,跟家长反目的,还是大有人在。

    因为他没跳过那个火坑,他就一直责怪你。

    道理说得很直白易懂,但真正能做到的家长有多少呢?

    更多的家长是想尽办法,为孩子扫平成长路上的一切阻碍,想让孩子的困难越少越好。

    于是,你会看到很多家长喜欢指导孩子的人生:

    你要怎样;你必须怎样;你不要怎样;你一定不能怎样......

    最后,变成了一种可怕的“强迫式”教育。

    纪伯伦的诗《论孩子》,开头就是这样几句: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们借助你来到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越来越发现,这几句话撕开了教育最扎心真相: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

    02

    高分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有一个故事叫《妈妈的遥控器》。

    故事的开始,片中的妈妈就因为爸爸有了外遇,被迫离婚。

    妈妈只说了一句话:“我只要我的儿子”。

    离婚后,妈妈把儿子小伟当成唯一的希望,她望子成龙,她的口头禅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可儿子才15岁啊,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起功课,他更喜欢画画。

    母子间的问题一直存在,一场毕业旅行让矛盾彻底爆发。

    考试成绩不理想,可小伟还是想参加毕业旅行,于是他改了自己的成绩单,结果被妈妈识破,母子俩大吵一架。

    可怕的是,这天妈妈得到了一个可以操控儿子人生的遥控器。

    于是,小伟发现,自己的人生停在了那个星期三。

    妈妈对他说:

    我知道你偷改成绩,如果你再不修正这个错误,你的人生就会一直卡在这一天。”

    从此,儿子的生活再没了自我,因为只要他没顺从妈妈,妈妈就会按下遥控器,让日子无限循环。

    被操控的近乎崩溃的小伟想自杀,可他连死的自由都没有了。

    因为每次死后,妈妈都会用遥控器让日子倒带,让小伟复活。

    妈妈的说辞是:

    “我知道你现在会恨我,但将来,你一定会因此感谢我的。”

    细思极恐。

    一句“我是为你好”,就剥夺了孩子全部的自由。

    这样的爱,未免太让人窒息了。

    这样魔幻却又真实的剧情,却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有一条弹幕,让我记忆深刻:

    看了很不舒服,它让我想起了曾经的噩梦。”

    03

    生活中,以“为你好”为名,对孩子进行操控的父母不在少数。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

    “你为什么不明白,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

    “爸妈为你牺牲了这么多,你可不能辜负我们的付出”;

    ......

    一句句戳心的话,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物,随意控制,试图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可是,每个孩子的人生都是自己的,他永远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无论好与坏。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中,提到了一个心理学概念:《224:非爱行为

    指的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

    有太多的父母,喜欢用所谓“为对方付出的爱”,来达到让孩子方服从自己意志的目的。

    可是,真爱一个人,不该是这样的。

    心理学家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如果你真爱孩子,就该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如果你真爱孩子,就该懂得尊重孩子,学会不求回报地帮助孩子成长;

    如果你真爱孩子,就该明白比起掌控,孩子需要的是被信任和有自由。

    04

    前几年,有个北大男生王猛,发了一篇万字长文控诉父母。

    作为一名高考理科状元、北大毕业生,王猛本该是很多人羡慕的“人生赢家”。

    可自2005年之后,他就没再回家过过年,2012年前后,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最后,又通过网络,以这样一种决绝的方式,断绝了和原生家庭的关系。

    从他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猛的父母就是典型的“控制性”家长。

    从小到大,王猛从穿衣吃饭到人际交往,都由父母一手包办,他几乎没有自主权。

    王猛认为,自己的人生被父母“肆意操控”。

    成年后,王猛就发现自己有很多问题,他内向、敏感、不善交际。

    而且心理问题更多,他研读心理学,只为自救。

    在长年的“控制”下,王猛选择了与“家”彻底告别。

    这起家庭惨剧,是王猛的悲哀,也是其父母教育的悲哀。

    有太多父母永远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总是不理解我的苦心?我都是为他好。”

    是啊,为什么?因为没人想过被控制的人生。

    比起被指挥着走上坦途,孩子更愿意走的是,那条自己选择的路。

    哪怕路再弯,再陡,但那是我的人生。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如果能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要定制吗?

    陈铭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Ta一方花园,给Ta养料和空间。

    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我都为你鼓掌。”

    深以为然。

    尊重他人,不以爱为名操控他人,是每个人一辈子都要做的功课。

    希望你我,都能明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欲之,亦勿迫人欲”

    和你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静自曝育儿观,撕开教育最扎心真相: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oq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