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最近的一篇古文,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愚公移山。
故事我就不用介绍了,在检查完儿子对文章理解的同时,突然感觉到一种无奈。
我们小时候经历的教育,都是标准化的,每篇文章都有“正确答案”。同样,愚公移山的故事讲了很多年,现在的教纲依然是阐述了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精神云云。
这个道理当然没有错,只是我想的有点多了。孩子们没有几个会去思考愚公为何移山,移山还有啥更好的方式方法,移山的代价是什么,沉没成本有没有算……
一家三代都搭进去,一辈子只做了移山的活,也许本来可以去做更多有价值贡献的事;家里的主劳力整日挖山,谁来保障大家的生存?如果目标是减少阻碍,那么搬家不是更直接高效的方法?……
我不是愤青,也并非质疑教育,只是觉得,在教学任务之外,给孩子们多一些思考的空间和可能。
毕竟,将来会碰到许多山一样难题的人,是我们的孩子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