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庄子《齐物论》(一)

读庄子《齐物论》(一)

作者: 惑石 | 来源:发表于2022-11-23 07:13 被阅读0次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南郭子綦是庄子虚构的人物,他在打坐时仰天呼出气体,觉得躯体不存在的样子达到忘我的境界。颜成子游在旁陪侍,见老师身躯如槁木,心灵如死灰,与从前打坐不一样,便向老师问起自己的疑惑。子綦觉得子游这个问题问的好,说今天把自己给丢了,你明白吗?算是对子游提问的回答,但询问可明白此时心境或者说自己的悟。他问子游可听过三种籁声――人籁、地籁和天籁。

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xiào)者、叱者、吸者、叫者、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不知就问老师这是什么道理。子綦说天地吐气为风,风不作罢也,作时万窍怒嚎。后描述了山林、不同形状的树洞中,会发出不同声音。前风呼唱,后风应和,小风小和,大风大和,风止万声静。问子游风可见过风吹树林那摇曳的树枝?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子游回应地籁出众多洞穴穴,人籁出管竹,不知天籁是什么?子綦没有正面回答,说籁声万不同,每个声音是自己的形态造成的。那声音是自己本身决定的,鼓动它们发出声音又是谁?

“今者吾丧我”“吾”有自然(众生)之意,“我”有自我之意,丢失自我融入自然。对声音分成三类人籁、地籁和天籁,但庄子用“吹”来个总结。天地之气曰为风,出众窍而吹万籁,风虚止而万籁静。一件事件发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看法,从而导致争斗不休。只有丢失自我(放下自己的观点),才能认清事件的本相。

相关文章

  • 齐物论:古词释义

    1、齐物论:分为物论、齐论、齐同物论。即人物论、万物论、齐同论、齐同万物论。齐,一、合众为一。物,人物、万物。庄子...

  • 庄子

    齐物论 【题解】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

  • 庄子的天空020|“我”是谁?“我”到哪里去了?

    《齐物论》是《庄子》书的重要一篇。齐,就是均同、统一。齐物论,简单地说,就是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道”,也即庄子所...

  • 【220716】《齐物论》

    《齐物论》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齐物论》主要讲述的是“齐物”与“齐论”两种观点。 庄子觉得世间万物涵盖了人的...

  • 《庄子》杂谈: 不齐之齐

    《齐物论》的主旨,齐物之不齐。万物虽不齐,庄子以道齐之也。 《齐物论》的结尾,是脍炙人口的庄生梦蝶的寓言。庄子做了...

  • 读《庄子-齐物论》有感

    读《庄子-齐物论》有感 物不扰心心自扰,秋非寥寂笑吾曹。 隐机今者非昔者,道是无牢却有牢。 注:《庄子-齐物论》:...

  • 读《庄子》// 齐物论(一)

    庄子·齐物论(雅译) 南郭子綦靠几案而坐, 仰天而缓缓长嘘, 虚静似入忘我之境。 弟子颜成子游立侍于跟前, 问道:...

  • 读庄子齐物论

    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从事物相对立的那一面看便看不见这一...

  • 读庄子(二)齐物论

    读《庄子》(二)——齐物论 相比《逍遥游》,《齐物论》似乎更难读一些。每当此时,总会发出赞叹,经典就是经典。无论你...

  • 同读《庄子》第三天/读《齐物论》感想之一/尊重自然,顺应时代

    今天读庄子的《齐物论》感慨颇多。即被庄子的有些观点感动,也和庄子对一些事物的认知略有不同。 庄子的人生哲学决定于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子《齐物论》(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xz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