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6

作者: Jamie2018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22:56 被阅读0次

    Day26-75-行知舱-Jamie-厦门

    今天学习归因。归因是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 的过程。归因不仅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一种人类普遍的需要。行为的原因分 类有很多种,每一种归因都会发展出一种行为处事的方法。

    第一种分类就是内因与外因。个体进行归因时,首先注意的是内因与外因。 内因是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以及努力程度 等个人的特征,将行为原因归结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外因是指行为或者事件 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将行为原因归因于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或者情境归因。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发现妈妈就是这种经常使用外归因的人,同时跟妈妈关系最不好的大妹也是这样,他们越看不惯对方越像对方。在跟自己孩子相处的时候,我发现有时候她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也是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自己不愿意主动承认或承担。我知道她的外归因的原因是担心被骂。当我明白孩子的内心想法之后,我表达出她的真实感受帮助她去主动接纳。内归因,需要我们有积极向内审视的觉察和认知,当我们从内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的效果才是最直接有效的。

    第二种分类是稳定性原因及易变性的原因。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有些是可变的,有些是稳定的,比如在内部原因当中,人的情绪是易变的,而人的特征能力则会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在外部原因当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 而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客观地分析那些是稳定性的,对于稳定性的原因主动接纳;对于易变性的原因,预见可变化的幅度和范围,灵活应对。

    第三种分类是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有些原因是个体能够控制的,有些原因是个体不能控制的。如果是可控的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作出变化的预测,因为个体努力了结果就会好,个体不努力结果就不理想。

    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接纳不可控性的因素,努力做得可控性的部分。当我们遇到自己想做的和别人希望自己做的相冲突的时候,忠于自己内心,努力做好自己想做的,对于别人怎么看这个不可控的因素顺其自然地接纳应该才是最好的决定。

    D2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yw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