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阅读任务:《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墨羽著。
第三章:超越自卑,才会内心澄净。第28~41页。
新知:
1.自卑是一个偶然事件的结果。简单点讲,其实就是一场误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们和理想之间只差一个自卑的距离。超越自卑,才会内心澄净,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不同。
2.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指的是:人对事物和他人的认知判断往往是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最后得出整体的形象。就像晕轮一样,这些认知和判断常常都是以偏概全的。
3.人的自卑常常来自对自己样貌的错误认知。人们的内心深处总是认为,人的外表和性格存在某种直接联系。这其实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臆想。歌德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全球有近30亿女性,但是只有4%的女性认为自己的美丽的。其实,这是错觉弱化了我们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比想象中的自己更漂亮。我们往往过于挑剔自己不喜欢的地方,并由此认定自己不漂亮。
4.请不要让错觉左右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多一个心眼,多想想事物背后的真正面目。要用理智的头脑看待事物,就要以渊博的知识作为强大的后盾,还要具备应有的大局观。
5.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恰恰是人类的高贵之处。适当接受别人的批评、建议,对开拓一个人的思想是有好处的。但过于看重他人的看法,丢失了自我,就会在人云亦云中失去了独一无二的智慧。
6.从哲学上说,人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不是别人的影子和陪衬。思想、意志和自尊,是一个人得到外界尊重和认可的基本条件。如果失去了自我,那么就无法得到尊重,最终会在这个世界沉沦。
7.能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坚持自己的立场,也是一种能力。实际上,在我们周围的那些反对声音中,有些是无心者的嘲笑,有些是发自内心的告诫。只要相信自己的想法,不被他人的看法左右,我们就能在坚持中走上成功的道路。
8.马尔登说:“人们的不安和多变的心理,是现代生活多发的现象。”他认为恐惧是人生命情感中难解的谜题之一。恐惧常常预示着某种不祥之事的来临,并加剧一个人内心的不安和烦躁,像雨雾笼罩着爆发之前的火山。其实,绝大多数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只要撕破恐惧的面纱,具备强大的信念,就能顺利读过难关,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9.一个人害怕这个、担忧那个,就会被恐惧捆绑住手脚,到头来毫无进展。爱默生告诉我们:“去做你所害怕的事情,恐惧必然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10.耳朵听到的不靠谱,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相,甚至我们的亲身经历也会欺骗我们的心灵。亚里士多德就曾认为:一个物体越重,其落下的速度就会越快;然而,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证明,这一论断是错误的。请记住:事情往往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个人的知识不足以精准地判明这个世界,人们看问题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个人的偏见,都习惯用自己的喜好、经验和标准来判断。所以,和他人相处时要谦卑一点,别轻易把自己的想法加在他人身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