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精美菜肴,油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油品,我们该如何选择?
油脂学名甘油三酯,分子结构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构成。脂肪酸又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一般来说,动物性脂肪如牛油、奶油和猪油比植物性脂肪含有更多饱和脂肪酸。棕榈油中也含有很高的饱和脂肪酸(高达50%以上)。动物性食物以畜肉类含脂肪较多,且饱和脂肪酸达40%以上。研究发现,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以控制癌细胞增殖。
人们日常吃肉就可以获取足量的饱和脂肪酸,食用油应以补充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因此,在日常选择食用油时要把握两个标准:一是饱和脂肪酸含量越低越好;二是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要合理。其中,油酸含量要最高,亚油酸含量次高,还要有一定量的亚麻酸。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油料作物,所产菜籽油占国产食用植物油产量的一半,在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同时兼具旅游、生态等多重功能。我国油菜经过3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菜籽油脂肪酸组成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双低菜籽油已经成为最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大宗食用油。
什么是双低菜籽油?双低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菜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菜籽油脂肪酸的构成不合理,油酸、亚油酸等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含量偏低,而不容易消化吸收的芥酸含量偏高。那时,菜籽油的芥酸含量普遍在42%左右。而目前市场上的双低菜籽油芥酸含量仅为3%左右,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则分别提高到了65%和20%左右。此外,研究显示,与其他食用植物油相比,双低菜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仅为7%左右,在所有大宗食用油中是最低的,而橄榄油、山茶籽油和花生油分别为12%、10%和20%。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双低菜籽油含有10%左右的亚麻酸,是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等脑力劳动的有益物质,而常见的绝大多数食用油则不含或极少含有亚麻酸。
多年来,在我国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轻简、绿色、优质、低耗、高效的“功能型菜籽油制备新技术”克服了色拉油技术导致脂质伴随功能活性成分流失等弊端,最大限度保留了植物多酚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功能活性成分,使双低菜籽油由“纯净水”变成了“矿泉水”。通过将这些新工艺、新装备与优质新品种配套使用,形成了满足人民对健康食用油需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功能型菜籽油差异化发展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