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听“狼来了”的故事,当时感觉故事里那孩子真是傻,没事你瞎吵吵啥?看,把狼招来了吧!
长大后定居到西安,感觉我大西安真是风水宝地,风调雨顺,少有灾害,既没有大北方那么冷,也没有大南方那么热,守着南北方的分界线(大秦岭),兼有南北方的优点,要不怎么会那么多皇帝在这里安家,成为十三朝古都呢?!
前几天朋友圈就在传西安机动车要单双号限行,心里说“不会吧,那得影响多少人的生活?!”赶紧查了查,据专家测算至少停驶100万辆私家车!
昨晚上就看到西安交警正式通知“2016年12月19日6时起,全天二十四小时执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媳妇抱怨“明天开不成车了,真麻烦!”
然后在学校家长群里看到“因雾霾严重,明天中小学不上课”的通知。孩子很高兴:“耶,明天可以休息不上学了!”
抬头看看周围城市,哦,不止西安一个城市雾霾严重啊。不光北京是重度雾霾,就连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成都,也都摇身一变成了“尘都”。可是,大家都雾霾了我们就可以心理平衡、淡然处之吗?
以前看过央视著名记者柴静的《穹顶之下》,有行内专业人士评论,那只是讲了一些浅层的原因,可惜不全面,很遗憾没有讲到最真实的原因。甚至说可能它只揭露了10%的原因。
那样的镜头已经让人很震撼,也很压抑了,但依然有点离自己生活比较远的感觉,因为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直到今年的11月4日,西安突然限行了,每天限行两个尾号,说是因为雾霾(见拙文“西安交警很任性,半夜限行惹争议!”)。喊了多年的狼终于来西安了!
11月4日到12月19日,从一天限两个尾号,到一天限五个尾号,只用了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
《穹顶之下》里面记者一直找环保部的人要说法,人家怎么可能会说自己的监管体制不到位、工作有问题,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当然要说是其他的原因了。
有来自环保行业的专业人士称,雾霾的来源主要有四个:
1、燃煤;(分类属于固定源)
2、工业排放(燃煤已单列,不在其中);(分类属于固定源)
3、机动车;(分类属于移动源)
4、扬尘。(分类属于固定源或移动源皆有)
当然还有如气象、生活等其他很多方面,但主要是因为环境监管体制存在各式各样的漏洞,企业节省成本,燃煤、工业排放、机动车等废气污染治理设施停止运行,尤其是夜间的偷排、直排,监管措施不到位,惩罚力度太小,违法成本太低。
抛开那些专业性很强的说辞和方面,也不说燃煤和工业排放,那些东西离我们一般群众有些远,著名央视记者都搞不清,更别说我们了,其实从生活中也能找到一些例子和端倪。
大家都应该见过洒水车吧?有的一大早洒、有的大中午洒,下雨天还碰到过!据说主要是为了防止扬尘。可是水一干那灰尘不是依旧还在那里吗?所以洒水降尘是反复在做无用功,不如用车载吸尘器吸走来得干净彻底吧。可能还有更好的办法, 我不知道。
那私家车的尾气是不是罪魁祸首呢?网上有个段子说:
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开着政府检验合格的车、烧着政府说达标的油、贴着政府发给的环保排放合格绿标,政府却告诉我空气质量差是汽车尾气造成的,我就纳闷儿了,难道是我们踩油门的姿势不对吗?
再抄一段话来看看:
“环境保护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重型车保有量仅占机动车总量的4%,但NOx(氮氧化物)和PM(颗粒物)排放量在机动车总排放量中的分担率分别高达78%和82%。单辆重型柴油车排放的NOx和PM远高于汽油小轿车,一般相差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看到大家就要问了,不是验车时有尾气检测吗?路上不是还有专门检测尾气的路检吗?不合格不让上路的。可惜的是这些管理措施漏洞太多,发挥作用不大。
不用拿仪器量,光用眼睛看大车屁股后面那股黑烟就知道了,想想也容易理解啊,人家车子重啊,发动机又不咋地,用的油品也不会太好,当然排放量会高了。
所以以后不要说私家车是雾霾的主因了。因为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私家车保有量超过北京、上海,也没见人家有太多的雾霾天啊。
还是那句话,废气排放不太怕,就怕未经处理的废气排放!
人在做,天在看。小时候听老农民常说一句话:“你日哄老天爷,老天爷也会日哄你。”文件、数据可以做假,老天爷不会作假,我们排放多少,老天爷就给我们多少脸色看。抬头看看天吧。
在60多年前,伦敦是著名的“雾都”,现在知道那不是雾,那是霾。从1952年12月5日开始,伦敦市民开始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的症状,超过10万人感染呼吸道疾病,共计死亡1万2千多人,成为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毒雾事件”,也成为了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1953年伦敦专门成立了the Beaver Committee(比弗委员会),用来调查雾霾事件,制定对策。1956年英国颁布了《Clean Air Acts》(清洁空气法案),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1968年,英国又扩充了《清洁空气法案》,1974年,英国颁布了《污染控制法》(Control of Pollution ACt),1993年,所有英国出产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减少污染,等等。
60几年过去了,伦敦已经摘掉了“雾都”的帽子,只要是晴天,基本就是蓝天白云。但那些雾霾可不是靠一阵风吹走的,这一切成果前有数万人生命血的教训,后有全体英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说了这么多,最想说的是:我不想出门就带口罩,不想晚上看不见星星,也不想让雾霾成为中国的第二十五个节气(节气:雾霾;时间:不定期;习俗:集体戴口罩,单双号限行,中小学生放假),不想我住的城市成为第二个“雾都”,不想让下一代问我什么叫蓝天白云!
我们该怎么办?任重而道远。
脚踩雾霾,头顶蓝天,天堂和地狱,仅仅一线之隔!12月16日,京华时报的摄影记者潘之望,在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422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