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写社会,细枝末节看人情。
《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他火了400多年,是一部干古奇书。很遗憾,最喜欢《红楼梦》的我却没有好好看过《金瓶梅》。
一直知道有《金瓶梅》这部小说,但可能与最开始的印象有关,很多年前大人就说这是一部禁书,描写的内容很色情,不适合孩子看,所以一直到上班前没有接触过。后来上班后买过一套删减本,只看了几个回目就因为搬办公室再也找不到了,自此再无接触。
前一阵听马瑞芳老师品读《红楼梦》,屡次提到《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于是最近专门来听马瑞芳老师的品读《金瓶梅》。一回回听下来,果真不虚此听,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很多设计或情节都有《金瓶梅》的影子。比如谐音的运用,《红楼梦》自不必说,“甄元(真)士隐贾(假)雨村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大家都耳熟能详,相应例子不胜枚举;而《金瓶梅》里面利用说话的双关二意,从家人、伙计到官员,通过命名进行褒贬、讽刺,西门庆的伙计韩道国,名字很大气,如果不是他令弟韩二叫“二捣鬼”,我们真不知道他的官名读“韩捣鬼”。以此类推,李外传谐“里外赚”(吃了原告吃被告),贲地传谐“背地赚”(暗地里落主子的钱)。十兄弟的应伯爵(白嚼)、谢希大(邪气大)、吴典恩(无点恩)、常时节(常时借)、云离守(云里手)、白来创(白来闯)、花子虚(花家四兄弟合起来是“油虚光滑”)等均为双关。再者《红楼梦》中有许多情节和人物形象也有《金瓶梅》的影子,比如秦可卿之死的描写来源于《金瓶梅》中李瓶儿之死,贾琏与西门庆、尤二姐与李瓶儿命运性格的相似性等。除此之外,对于小说中人物命运的预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马老师的讲解,我还知道了《金瓶梅》脱胎于《水浒传》,它们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马老师虽已七十多岁高龄,但仍头脑清楚,表达严谨又不失风趣幽默,在原著朗读的同时再听她的讲解,实在是一种享受,继续,有机会一定要再买纸质书来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