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了几个特殊的初中孩子,交流后我内心满是沉重。
一个女孩儿,说起爸妈浑身打颤。她和家里的每一个人感觉都不亲:妈妈唠叨,爸爸暴力,哥哥冷漠,弟弟过分。她周末不愿回家,受不了爸妈的天天打闹(爸爸出轨),她可怜妈妈,想为她出头却无能为力,哥哥因为受家庭影响三十了还不结婚,就在家里玩游戏。她反复问我“我天天不开心,是不是抑郁症?”
又是一个女孩儿,父母离异,有哥哥有弟弟,可老觉得缺乏温暖,爸妈重男轻女。去爸爸家做了好吃的都是先紧着哥哥弟弟吃;她和妈妈过,弟弟来了只要发生矛盾都是她的错,妈妈还不停唠叨她的学习,她觉得生活无味,想要离开这个尘世。
还是一个女孩儿,爸妈管的特别严,学习不行天天唠叨,还给她找老师补课。她最后厌学,不想进学校,哥哥在父母眼皮底下打她。妈妈不尊重她,进她房间从不敲门,买衣服她相中的全盘否定,而给她买自己相中的。她用刀子自残,告诉我自己是抑郁症。
一个男孩儿,见我就说不愿再活下去了!他是奶奶带大的,可奶奶脑梗发作,家里人不送医院,不做救治,任由奶奶离去。他怀疑亲情,他觉得人和人之间犹如坚冰一样冷漠!世间不值得他留恋!
还有一个女孩儿房间没有门,求了多次家长也不给按;一个男孩儿因爸妈管的太严和爸爸几次动手想要逃离家庭……看着孩子们的泪雨纷飞,听着他们的沉痛抽噎,我内心特别沉重!
这固然只是个别孩子的状态,这固然有着青春期的一些原因,但父母的原因不是更大吗?做父母不需要任职资格证,不需要学习。好多人只是用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岂不知时代不一样了,环境不一样了,孩子也不一样了,方法自然也应该不一样的呀!
有些父母对孩子高期待。优秀的觉得孩子也应该优秀,不优秀的觉得孩子应该延续自己的梦想去优秀,他们去管制去监视去坐在跟前陪写作业……于是高期待带来高压力,孩子受不了了!还有些父母以自我为中心,不去感受孩子的需求和内心,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感受就是孩子的感受,孩子就是自己的私人财产,去指责去控制,让孩子感觉不到做人的尊严!
做父母不能想当然,应该去学习!父母固然出发点是好的,一切为了孩子着想,可好心也会办坏事。我相信有好多父母做某件事一定是权衡再三,选择的方式是当时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的方式,但对孩子却不见得是好的。
父母应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做他们的防护墙和保护伞,这就需要父母去学习为人父母之道,去学习如何和孩子相处,去学习怎样教育孩子,去做孩子的榜样。
我希望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学习的,我希望天下的孩子都是快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