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气势磅礴、文采飞扬的文章
,是武汉16岁高二女孩刘天羽写的阅兵观后感,她也曾是第三十二届楚才杯作文比赛的获奖选手。
内心不免感叹:小小年纪,真了不起!
我们姑且不必评论文章的优劣,只为越来越多喜欢阅读国学,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后起之秀喝彩吧!
据说其母影响之大——她的妈妈创作的古诗词是她小时候的读物,可见“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法非常正确。
据说刘天羽还是李商隐和李贺的“铁粉”,业余最大的兴趣就是和父母同学玩“飞花令”。
为祖国作赋这个想法,她在心里酝酿了很久,也准备了很久,她利用闲暇时间查阅了不少典故。
因老师讲《滕王阁序》时,曾盛赞王勃“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的宏大气势,她就也从地理名胜方面入手,用了拟人的手法,楚辞的风格。
据她说写长江黄河时,并不知道古语怎么并称,后才查到了“四渎”一词;结尾则用的是诗经《天保》。
虎父无犬女!她的爸爸刘显文曾是一名空降兵……其今年退伍,告别军营便又品味了大阅兵,“阅兵”和“使命”便成了父女俩聊天的常见话题。
刘天羽从小在部队大院中长大,对军人和部队也有着很特殊的感情。父女两代人虽然不一样的成长背景,不一样的际遇心境,但初心使命,家国情怀却是类似的!
十月一日看完阅兵后,父女俩心情澎湃。刘显文晚上带着女儿去和战友聚餐,谈的也都是阅兵话题。
吃完饭后约两个小时,刘天羽传给父亲这篇《七十华诞阅兵赋》。刘显文看了既激动又惊讶,于是在战友之间传阅开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