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学上数学课就像我吃自助餐一样一样的求知若渴、如狼似虎,完事还想打包;我上数学课就像上坟,心情沉重。
老师以4G的速度传输,学霸以wifi的速度接收,而我的2G速度经常掉线,搜不到也连不上,智商也不在服务区,快速耗完电量自动关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00933/741d5b6de160309d.png)
数学书就两种,一种是一页都看不下去的!另一种也是一页都看不下去的?不是,是一行都看不下去的!
想当年看到一本Rudin的《泛函分析》,书评、口碑都不错,于是迫不及待的买了一本,翻着目录,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每天抽个把小时,用一个月的时间把书读完。幻想着多么充实美好的生活,翩翩少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结果略显意外:不知深浅的少年刚下水就差点淹死在知识的海洋,一脸的懵逼,难道我不会水?那必须得回头是岸了啊,你不要问我游了多久,那不礼貌(我没怂)。我是不会告诉你,这本书我到底读了多少;我只能告诉你,这本书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绝对值得收藏。后来,听一老师讲解的《泛函分析》,这才略有收获。这老师经常感慨:多美的定理,多漂亮的证明啊。可惜啊,能给出证明的人都睡着了啊。
有人说学数学是需要天赋的,确实有些人的脑洞会比一般人要大些,接受和处理问题的效率要高很多;但不代表脑回路略平的人,就注定与数学无缘,吴文俊就说过数学适合较笨的人去搞。我要说的是一个基本规律:无论是谁,都会或多或少在学习新概念、新思想时,遇到障碍;这时候就必须将陌生的东西内化为我们熟悉的事情,才能度过这个不舒适的时期。如果在这期间,你能欣赏数学的美,被数学的魅力所吸引,你便装上了内驱,一个可以确保你能愉悦的遨游瀚海的不二动力。
相信每个同学都应该见过、听过数学满分(150)的同学,而很少见其他学科满分的情况;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来说,即便对数学没有多大的志向,也不妨碍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甚至满分。最后给各位同学一些建议:
- 对数学学习只要发现不懂的地方,就不要轻易放过它:因为过去的知识、基础而无法理解,补上它;被当下的思路卡住了,就多花点时间琢磨一下。
- 认真听讲,弄清楚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和思维方法:一般情况下,跟着老师的思路会比自己单独学习的效率会高不少,至少能快速定位重难点,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 独立钻研,写写画画算算,一定量的题目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熟悉、内化数学概念、定理等内容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会进一步理解数学的各种思想方法。为应对升学,当然是有选择的进行训练,寻找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加以熟练。
只要做到这三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想要了解更多数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究尽中学数学”和“究尽数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