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五月初,网站的朋友打来电话,说他们打算制作一个母亲节的视频短片,邀请我和女儿出个镜。短片中,母亲将被化妆成年老的样子,孩子则被蒙上双眼带到母亲面前。镜头要捕捉的,便是孩子在看到突然变老的母亲时的反应。短片旨在呼吁人们要懂得感恩,珍惜与母亲相处的点滴时光,及时行孝。
想着这对女儿是个很好的锻炼和教育机会,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周六晚上,当我带着女儿来到摄制组时,正好赶上一对母子在拍摄。聚光灯下,一个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紧张地向外面张望。突然,她的眼睛一亮,一个约莫八九岁、蒙着眼罩的小男孩,被工作人员带了进来。
围观的人屏住呼吸,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一幕充满了期待。只见男孩站定后,一把扯下眼罩,歪着脑袋,打量着对面苍老的女人,随即发出了吃吃的笑声。男孩越笑越起劲,越笑越大声,好像他此时看到的,是一个超级搞笑的怪物。显然,男孩还没有进入状态。
见状,一旁的工作人员开始了诱导。
“这是你的妈妈,很多年以后的妈妈。”
“妈妈为你,为这个家,操劳太多,所以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你记忆中那个年轻漂亮的妈妈,已经永远回不来了,她正在老去,朝死亡一步步走去……”
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刚才还笑得前俯后仰的男孩,突然收住了笑。他踮起脚,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摸了摸俯向他的那张脸,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妈妈,我不要你老,我不要你死……”
男孩一头扎进妈妈的怀抱,边哭边喊道。男孩这一哭,就像猛然拧开了的水龙头,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拍摄结束,男孩还在抽抽搭搭。走出摄影室时,他紧紧地拽着妈妈的手,生怕一松手,妈妈就会从他身边消失。
好感性的孩子!我目送着这一对母子的背影,感叹道。
我再看了看女儿,她一脸置身事外的淡定,看不出有什么情绪变化。我不由担心起来,不知道女儿看到化妆后的我,会是怎样的反应呢?
记得女儿小学六年级时,学校组织了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邀请来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来校进行演讲。教育专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例和激扬煽情的语调,将几千名学生家长感动得热泪盈眶,现场哭声一片。而我的女儿,却始终拿着笔,埋头记录着什么,脸上没有一丝泪痕。
事后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哭?难道你不感动吗?”
十一岁的女儿很奇怪地看了我一眼,反问道:“我为什么要哭?难道感动就一定要哭吗?”
我语塞了,一时找不出更好的语言,对这个问题与女儿进行深入的讨论。我于是在心里宽慰自己说,女孩子眼泪金贵一点,也没什么不好。也许我的女儿天生比其他孩子早慧和坚强呢!
时隔三年,女儿已长成了一个思维活跃、心思敏锐的青春期少女。我想,这次母亲节视频短片的参与,一定会触动她内心那根纤细的神经,让她显现出女孩子应有的柔软和感性吧。
当我化好妆走进摄影室,心情又是激动又是紧张。女儿准备好了吗?她看到我这样子是觉得好笑还是会泪奔呢?
女儿很快被带到我面前,只见她缓缓地取下眼罩,当她睁开眼睛看到我的那一刹那,我明显地地感受到了她内心的震惊。我沉默着,期待女儿在镜头前有一个漂亮的开始,最好是欲语泪先流……
然而令我有些失望的是,女儿并没有我期待中的反应。短暂的愕然后,她走近我,盯着我的眼睛,用一种异常肯定的语气,说:“你放心,我不会让你这么快老去!我要陪着你,将你的那些梦想,为这个家而放弃的梦想,一一捡回来。”
说完,她冲着我微微一笑,上前一大步,一把搂住了我的肩头,然后用她汗津津的手轻拍着我的背,就像我是一个小小的、需要安抚的婴儿……那一刻,我的眼睛湿了。而女儿,眼里依旧没有泪水,百合花一般娇嫩的脸上,绽放着清新的笑容。
工作人员大概觉得女儿的表现太平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我卸妆的间隙,又对她进行了一番“催泪”式的提问,而我那钢铁般坚强的宝贝女儿,却丝毫不为所动,有问有答,应对自如,始终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女儿成了这次参加拍摄的孩子中,唯一没有哭的一个。
“你为什么不哭?你不爱我吗?”回家后,我佯装生气地问女儿。
女儿将一片削好的苹果塞进我嘴里,笑嘻嘻地反问道:“我为什么要哭?难道爱你就一定要用眼泪表达吗?”
也对,为什么要哭呢?其实,感动与爱的表达,眼泪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坚强的意志,才能从容应对生命中有可能遇到的坎坷与不平,用行动更好地诠释世间所有的感动与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