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区服务复盘-未完

小区服务复盘-未完

作者: EvanXun | 来源:发表于2017-05-07 21:40 被阅读117次

做小区服务产品PM将近1年了。分析过许多同行业竞品,见证着不少竞品退出竞争市场,亦有少许新鲜血液继续进入这个市场。整个行业,经过各类垂直化产品/综合服务平台产品对需求的验证,以及资本对市场的推动,结果看来似乎不能尽如人意,甚至显得有些惨淡。在小区服务这个领域,真的就没有互联网的机会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输出个人对于小区服务产品的不成熟见解。

一、市场大环境

在中国一线大城市中,住宅环境包括两种:商业小区、城中村。其中在广州有超过2000个超过1000户的小区。按照平均每户5人的数值计算,广州小区覆盖人群至少100万。鉴于小区服务产品已开拓的市场多为北上深广杭,因此对二三四线城市不再进行概述。

中国房市价格逐年飙升,随近两年相对平缓,但单个商品房的价格仍然远远超过大部分家庭的承受范围。对于小区服务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一线大城市小区住户。从房价反推经济水平,经济水平多属中上层,生活消费水平也远远高于国内大部分居民。

结合:市场目标用户群数量和市场目标用户群质量来看,小区服务当前还是一块被迷雾所遮盖的巨大蛋糕,还没有尝鲜者揭开迷雾,但依然拥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一批批的探险者。

二、市面各类产品

从市场现有产品来看,小区服务类产品大体可以分为以下5类:

1.邻里社交产品、2.社区电商产品、3.上门服务产品、4.物业服务产品、5.其他

以上5类产品中,,主打上门服务的产品经过资本的推动似乎仍然没有标品能够强势地站出来代表上门服务的真需求,主打物业服务的产品是用户需求最明确的,其他的产品还包括:小区出行、小区教育等更加细分的产品。

邻里社交产品,产品出发点多数基于:都市邻里相近不相识的人情局面。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重新聚集小区邻里,打破半熟人之间的那道心理上的墙。主打邻里社交的产品是当前应用市场中存活产品最多的,市面上的标杆产品为:有邻。

社区电商产品,与其他电商产品的核心区别在于:货品运输的目的地点是固定,因而可能通过自建仓储、集中配送等方式,降低货品的运输成本。主打社区电商是产品是变现盈利思路最直接清晰的,市面上的标杆产品为:左邻右里。

上门服务产品,生于020元年,借着020的火成功获得资本的青睐。在资本的推动之下,接下来便是市场的抢占。典型的范例为叮咚小区,在大举烧钱之下获得了大批用户。但却因从产品本身没有解决用户刚需,而导致用户大批流失。市面上的标杆产品为:叮咚小区。

物业服务产品,基于智能硬件和物业行业的互联网转型。给用户创造出了明确的产品使用需求:物业费用缴纳、物业保修等服务、进出门智能手机解锁等。产品本身给了用户不卸载的理由,但缺少清晰的转化用户、其他变现方式。市面上的标杆产品为:住这儿。

小区服务产品在大方向上,分为以上5种类型。但从产品上看,依然有共同的特征。

现实生活中,大城市的小区通常是一个封闭的住宅环境。小区与小区之间是相互分割开相互独立的。市面上产品多数亦遵从这么一个本有的规则,为每个小区用户提供独立的线上服务圈子。

在互联网流量思维的影响之下,将用户群根据小区分割开,最直接影响的是:内容的生产数量、内容的被消费数量。同一个视频,虽然最终总数为10w播放量,但分发到每个单独的小区,对应单独的子视频,那么他的播放量可能就只有惨淡的100。这造成的间接影响就是,若要洽谈的广告主是区域性的,那么这低微的流量对其而言,说服力是非常的弱的。

那为什么多数小区服务产品在建立初期,仍然独立区分开不同小区用户呢?还原线下的真实亲切的小区环境。专属的线上小区圈子,比开放式的全平台圈子而言,逻辑上是更具备信任感的。也是小区服务产品,与全网产品的区别之一。

但似乎逻辑上的合理,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如二手交易,很多小区在小区内部并不能产生足够的内容,以及使产生的内容被消耗。因而可见,市面上多数产品在迭代了一定版本后,慢慢地会放开圈子,引入商圈、同城等概念。笔者私认为:全盘开放产品业务的圈子,有百害而无一利。抓住重点,部分开放才能守住阵线,并发挥开放圈子带来的价值。

三、浅析各类产品

接下来,仅对各类产品进行业务层面上的总结分析。不深入到具体的产品功能层面。

1.邻里社交产品-有邻

有邻从2014年中开始着手小区服务,至今已迭代30来个版本。

第一阶段版本(0.X),搭建起了以邻里社交为主方向的产品框架:私聊、小区认证、小区动态等。

第二阶段版本(1.X),构建产品内部内容生态:工作室、闲置、活动、群组等。

第三阶段版本(2.X),优化产品框架并寻找新的突破点:热门概念、生活百科、有邻市集、邻里口碑等。

回顾有邻产品迭代历史。产品以邻里社交为切入点,过程中搭建起内容生态(小区动态、闲置、百科、口碑等)加强用户间的连接。打造社区红人体系,以工作室的概念推广社区达人。基于社区红人推出有邻市集,作为有邻的变现模式之一,业务主打食材,其中以邻里特产为主,构建用户与内容的闭环。

从中能够比较清晰的发现几个问题:

1)以邻里社交为切入点,摆脱不了微信/QQ系产品的强社交阴影。产品提供的社交理由不够充分。通过垂直群组方式,以兴趣话题为社交谈资,但同样没有体现出区别于微信/QQ的差异化竞争力。

2)打造内容生态,强化邻里社交。小区本身的区域性质便局限了垂直化的内容(小区热点、周边动态等)的数量。填充如同城资讯等本地化内容,可以补充产品内容,但无法形成强势竞争力。

3)邻里社交产品变现的思路都很相似:自建电商平台,利用口碑变现。但市面上多数产品提供的商品,不够垂直和高需求,无法区别于淘宝天猫等大平台。有邻的切入思路很不错:用户自产自消耗。主要输出的交易品为:邻里特产。交易品本身是由产品用户输出内容,自带信任感,同时区别于天猫淘宝。但局限性在于:过于小打小闹,难以形成稳定的规模。

2.社区电商产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区服务复盘-未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hp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