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和君笔记|第三轮,关于高手身影、并购重组、产业整合与企业成长

和君笔记|第三轮,关于高手身影、并购重组、产业整合与企业成长

作者: 君哥杂谭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01:34 被阅读0次

    ——和君商学院第三轮——

    问题一:《高手身影》一书中,哪个案例让你印象最深,谈谈你的体会。

    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新东方的案例。

    书中每个案例都是经典,值得我这种刚入行的细细品读。为什么对新东方的案例最为深刻,除了俞敏洪本人对我的影响,还有在他身上能看到我的影子。邀请好友同追两个梦想,共创大业。然而公司发展出现失控,陷入混乱。面对义和利的权衡,公司深陷管理乱局和政治危机。在和君以及俞敏洪等人的努力下让新东方扭转乱局,踏上了上市的康庄大道。回想自己学生时代带领团队,也是出现团队成员内斗。最后在关键问题上,与团队成员达成一致,最终化解矛盾。

    透过俞敏洪的成长,我深刻体会到一个男人的意志是怎样炼成的。俞敏洪说:“人生就为一件大事儿来。”我想有此道理。

    我的大事在哪,我将继续探索。在路上不停留。

    问题二:阐述对和君咨询原创的ECIRM模型的理解

    在《高手身影》中多次提到ECIRM模型,在《并购重组、产业整合与企业成长》视频课程中复星的案例中有提到。在中远外运案例中强调了产业和资源被认为是决定战略胜负和企业命运的两个关键因素,所以产业和资源分析是公司战略研究的关键内容。而在北京市工业促进局案例中较为全面的讲解了ECIRM模型。企业家、技术、资本和管理四个要素构成了企业成功的四个维度。四个要素相互作用,企业家统领其他三个要素,而其他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缺少哪个环节都不行。企业家让技术产生效益,资本运作起来。而当资本合计数被企业家整合后。此时就需要管理来保证企业的运营效率。

    所以我认为四者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企业成长失败和停滞。

    问题三:中远修船、新东方等案例,显示了和君咨询“管理咨询+投资银行”双重业务能力的服务方式,谈谈你对这种方式的理解。

    中远修船案例中,面对其修船业务的困境,和君先是提供管理咨询。想其通过管理来实现扭亏为赢。在得知不具操作性后,试图通过并购来剥离不良资产。这种双重业务方式使中远修船更深刻认识到了企业面临的问题。另辟蹊径,很好的实现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新东方的案例也再一次验证了“管理咨询+投资银行”的双重业务能力服务方式的有效性。让一个濒临破败的企业起死回生,发展壮大。

    这种双重服务模式其实就是先从自身找原因,再从外部找因果的逻辑体现。中国企业大多数都是这样一个现象:机会的来临大于能力的成长,业务的增长速度快于组织发育的速度。和君商学院的这种模式,即“管理咨询+投资银行”的知识组合和能力结构对中国企业有深远的适应性。

    问题四:阐述你对王明夫先生提出的公司战略和投资银行的“十六字诀”(产业为本、战略为势、创新为魂、金融为器)的理解

      和君“十六字诀”字字精炼,但通过学习《并购重组、产业整合和企业成长》、《高手身影》以及文创、Renown等案例,我深刻体会到16个字包含的内容真的是博大精深。这里我以康恩贝案例来谈谈我对着16个字的理解,康恩贝作为探索中药发展方向的实践者,他以产品运营和资本运营获得了快速成长。

    面对公司发展战略以及国内医药市场的产业格局,康恩贝借助战略落地,独辟蹊径,提出“植物药”新概念,很好体现了“创新为魂”的精神。同时公司逐步发展产品与资本并重的战略目标,进行一系列内部调整和产业整合,在深刻理解所处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下,跨国传统产品运营的发展路径,通过资本运营,金融工具娴熟使用,保障战略实施,成功实现飞跃。让我大开眼界。

    问题五:结合潮宏基案例,谈谈你对“用事实说话、用专业说话、用问题说话和用境界说话”的理解

    潮宏基案例中,在面对客户不同要求时,作为咨询师应该学会用事实说话;其次应该学会用专业说话,再次应该学会用问题说话,最后是用境界说话。

    用事实说话,这是最基本要求,通过展示客观事实和数据来分析潮宏基的情况。在企业中,总会有质疑的声音,而此时我们应该以专业角度对其作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和君的小组成员通过事实分析,得出问题。然后将问题的回答和思考纳入一个清晰的结构化逻辑体系中。接着用专业知识帮助客户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无一不是遵循着上述的逻辑。

        于我,作为能效顾问,应该从客户关心的问题出发,是工艺还是设备问题,用事实和专业去分析,然后从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做好行业内的专家。想客户之所想,做到助益客户。

    问题六:结合Renown国际收购案例,谈谈你对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海外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解。

    如意集团收购Renown案例。在赞叹和君独特眼光同时,不得不说该案例给诸多想向产业链下游的品牌和营销环节延伸的中国企业指明了方向。

    作为制造大国,产业结构的事实决定了好多企业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低利润环节。而随着国外市场的疲软等。许多国外企业面临着困扰,而品牌等关键性经营资源价值连城。国内想走向全球产业链高利润区的企业,如果想依靠自身发展走向设计、研发和品牌等高利润环节,往往存在阻力和周期长等原因。

    商场如战场,如何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从案例看,通过海外并购,借助对其资源的利用,形成完整产业链格局,并将触角伸向海外市场,公司知名度和实力极大提升。而对Renown,并购使其获得了重生。这种海外并购足以使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问题七:文创科技精益生产的案例中说:一路风雨、野蛮生长起来的中国制造业,解决生产管理粗放与制造效率低下的方向只有一个:从粗放生产走向精益生产,谈谈你的看法。

    同意,最为一名IT行业从业者,我对此感悟颇深。

    其实不仅仅是文创,生产管理粗放与制造效率低下是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的顽疾。分析问题的原因我们需从历史和国情出发,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我接触的客户中,他们的许多生产没有SOP等,他们只关注是否能按时交货,关于生产的“人、机、料、法、环等并不重视。能源使用效率、单位产出能耗都很少关心,提出的能耗指标并无科学依据。生产方式粗放,人员管理、生产工艺等并不是最优状态。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造成了生产效率低下。

    对标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我们就可以看到差距,比如我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11倍,是先进国家的3倍左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归根结底就是生产方式粗放。

    问题八:听完《并购重组、产业整合与企业成长》这门课后,谈下你的感受。

    听了王院长这门课,我对并购重组、产业整合和企业成长又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经济的前世今生与何去何从有了更深体会。

    摩根时代的辉煌着实给我们很多启发,不管是产业整合还是企业经营都值得我们学习。

        听完中国企业的前世今生,我对中国经济的版图变迁和基本格局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经济独特的格局。在认识产业问题时,我们不应该只是从表面上去分析,而应该追本溯源,分析历史深层次因果关系。课程中通过莆田人的例子很好窥见了中国产业生长和演变的缩影,一系列国内厂商与产业案例,比如潍柴、湘火炬、复星和华润等也是在很好的阐释国内企业的成长以及产业整合集中是大势所趋。三个案例,三种模式向我们揭示了内涵。

        问题九:阅读《高手身影》里的“商业模式设计与私募融资:灵顿中子刀”案例,谈谈你的理解。

    读完《灵顿中子刀》案例,真的是让我这个有技术情结的理科生眼界大开。

    以前我总有一个观点:酒香不怕巷子深。而读完这个案例,我想再也不能这样讲了。一味陷入技术和产品,没有产业眼光和商业意识,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是很难的。而灵顿中子刀就是这样的典型。

    刚开始中子刀无人问津,甚至都面临着财务困境。在和君的帮助下,对其进行多方诊断,帮助其设计新的商业模式,到最后都出现了三家争抢投资的局面。这真的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透过灵顿中子刀的案例,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在企业融资中,管理咨询公司可以扮演重要角色。最后就是产业战略和商业模式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就如朱敏先生所言,从技术到商业模式,转换生死攸关。

    问题十:艾科卡说:“只要有50个企业家,就可以从危难中拯救美国。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真正的企业家,永远都是最可宝贵的稀缺资源。”结合《并购重组、产业整合与企业成长》中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艾科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强调真正的大企业家对国家和名族的重要性。

    从北美产业的摩根时代到国内经济的前世今生。这些商业案例中的主角无一不是伟大的企业家。而正是这些企业家拯救了濒临破产的企业,整合了社会资源,助力了企业的成长。面对美国的金融危机,行业亏损等低迷经济状况,金融资本家JP摩根奋起自救,驱动和住到美国产业大重组。面对中国经济“乱、小、若、散”,一批批企业家发起了并购、重组和整合,也使中国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产业实力更加雄厚,建筑起了中国经济良好的生态圈。

        所以说,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名族来说,真正的大企业家永远都是最可宝贵的稀缺资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君笔记|第三轮,关于高手身影、并购重组、产业整合与企业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it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