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24节气是根据阳历,而不是农历算的!这个今天才是完成纠正过来,以前的时候也知道冬至、夏至、清明基本都是固定在某几天,其他节气都没怎么注意,也没有再往前一步想,以为这3个基本固定日期的节气是特殊情况,其他节气都是按农历算的。但今天算是更正了以前的认识,24节气都是按照阳历算的。
经网上查(以下摘自网络):
1、“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所以属阳历范畴。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历(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周年视运动,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公历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二者前后不差1-2日。(摘自 https://3g.d1xz.net/rili/jieqi/art379844.aspx?sourcead=1499)
2、(摘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6804110567295060&wfr=spider&for=pc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古代如何确定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日期》
很多人把农历称为阴历,其实农历是阴阳合历。农历中的月份是按照月亮的盈亏变化周期确定的,而二十四个节气,是按照太阳一年的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确定的。我们说“农历”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其实是农历中阳历的部分,也就是二十四节气可以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可是古代不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阴历里每年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变化挺大的,那时候是怎么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日期的呢?
最开始的时候利用土圭实测日晷(ɡuǐ),所谓日晷就是指的太阳的影子。就是树一根竹竿,测量太阳下影子的长度。每年影子最长的一天定为“日至”,也就是“冬至”日;影子最短的一天称为“日短至”,也就是“夏至”日。春秋两个季节各有一天,白天和夜晚时间是一样的,这就对应了“春分”和“秋分”。当然其实最重要的,又容易测量的,是冬至、夏至两个日期,对应的把时间间隔对半分,也大概能知道“春分”、“秋分”的日期。所以通过长期观察统计太阳影子的变化,可以大概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在商朝的时候,就只使用了四个节气,四季又被称为四象。到周朝的时候,把四季每个季节对半分,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发展到了八个节气,又被称为八卦。历史上第一次完整记录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献是《淮南子》。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原来叫“启蛰”,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讳,把它改名为“惊蛰”。从此二十四节气的名字和顺序一直沿用到现在。《淮南子》明确指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确定的。北斗七星旋转一周的时间正好对应了太阳年。为什么不用日影确定二十四节气呢?因为古代用日影观测全部的节气时间其实非常困难。
古代主要是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斗炳指向来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斗转星移”,北斗七星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年,古代把一圈分成十二个部分,称为为十二月建(又叫“十二辰”、“十二月令”)。“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每月含两个节气。以“立春”为岁首,从一个立春到下一个立春为一岁。十二月建的划分以节令为准,即以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作为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之始,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两“节”中间的节气被称为“气”,由于“气”处于中间,又被称为“中气”。这也是古代给北斗七星和北极星(紫微星)赋予特殊地位,把紫微称为帝星,北斗称为帝车的重要原因。
公元前104年,在《淮南子》成书35年之后,汉武帝颁布了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它正式将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此后这种阴阳合历的方法一直沿用下来。三百多年前,清朝顺治帝颁行《时宪历》时,才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把黄道面的整个圆周,分为24等份,每15度为一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按黄经度数编排。这也是现在划分24节气的方法。《时宪历》这套历法其实是由明朝徐光启和传教士汤若望一起编的。
现在的农历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计算,并有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GB/T 33661-2017)规定了编排规则、计算模型和精度以及表示方法。
网友评论